微镜头|“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

来源: 红山网
2024-06-23 14:27:12

雷电将军的乳液「でもいろいろ事情があるわけだろうそうなるには」<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7/3850255929.jpeg" alt="" />5051-PwJK577Xdv4HY5fEL76-微镜头|“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

  原标题:微镜头·习近平主席欧洲之行

  “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

  时间: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

  日程:会谈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

  “这是我要送你的一些图书,都是中国翻译的法国小说,中文的法国小说。”习近平主席走到一排书籍面前,微笑着说。

  墨香扑面而来。它们跨山越海,随专机抵达巴黎,再进入爱丽舍宫,作为国礼,赠送给法国总统马克龙。

  马克龙总统仔细端详书单。他如数家珍地念出这些书籍的作者:“雨果、福楼拜、司汤达、罗曼·罗兰……”

  习近平主席轻抚一本本书,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亲切:

  “《九三年》《包法利夫人》《红与黑》《高老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份书单,是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前夕提出的。

  中国有礼尚往来的传统。5年前在法国尼斯,马克龙总统为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1688年出版的《论语导读》法文版。这次访问,习近平主席还想起当时场景:赠书时,马克龙总统提到“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启蒙运动提供了启迪”。

  回望,望向历史深处的泱泱文脉。亚欧大陆上的东西方文明互鉴,带来思想激荡,更拉近了心的距离。

  书籍,沉淀着文明。由文明而思民族、而思国家,在饱含人类生活悲欢离合的字句间,去读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信念和胸怀。

  马克龙总统记得习近平主席几次提到法国作家雨果。这一次,他特意准备了一本雨果的《沉思集》,“1856年出版的版本,算是古书了”。

  习近平主席笑着说:“他的书我几乎都看了。”

  青年时期从雨果作品中感受到的那份“震撼”,习近平主席至今记忆犹新:“我看《悲惨世界》,读到卞福汝主教感化冉阿让那一刻,确实感到震撼。伟大的作品,就是有这样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

  互赠的礼物中还 有两本书。这一次,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学习语言的“钥匙”,词典。

  习近平主席送的,是一本1963年版的《简明法汉词典》;

  马克龙总统送的,是一本1742年出版的《汉法词典》。

  泛黄的纸张,隽永的墨迹,无声流淌着文明星河的赓续。当外交遇上书香,空气中氤氲的不仅有尊重与理解,也有“从彼此文化中寻求更多智慧、汲取更多营养”的互鉴之力。

  马克龙总统介绍,《汉法词典》的编写花了38年的时间,参与编写的还有一位来自福建的中国人。

  习近平主席轻轻翻开书页:“非常珍贵,里面还有很多中国古籍的名字。”

  千古文脉一华章。蘸着历史的笔墨,正在书写新的历史。

  文字: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图片: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视频:央视时政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在谈到美国出口管制措施的负面影响时,温宁克表示,美国去年10月宣布的人员限制措施“给个人和公司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表示,总体而言,出口管制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这将影响效率和创新,并影响到我们所有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新疆霍尔果斯1月27日电 (李明 李辉慧)27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着50个标箱电子产品、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货物的(上海号)中欧班列驶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今年新疆霍尔果斯开行中欧班列超500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