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个“一号工程”为民营经济“再添一把火”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2 22:29:03

  中新网杭州1月23日电(鲍梦妮)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活力所在,也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2024年,浙江将如何发力,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具体来说,我们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大力推进‘十项重大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1月23日,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厅(局)长通道”上,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浙江省政府拿出了诸多“诚意”。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据悉,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审议《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其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杜旭亮介绍,新的一年浙江政府将继续过“紧日子”,计划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23亿元,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落实惠企政策,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2500亿元以上。

  同时,该省将进一步发挥“4+1”专项基金撬动作用,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催生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成长企业。

  “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们将推动金融服务的科技化、数字化和便利化,推动融资服务一次不跑,又快又好。”杜旭亮说。

  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方面,浙江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装备、纺织服装、五金制品等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以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

  作为发明专利大省的浙江也注意到,需让企业家的发明专利实现快速注册、登记、获权。据悉,2024年浙江温州、嘉兴、台州将设立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建立产业覆盖全面、省市互补的快速获权通道,助力民营企业发明专利的保护。

  透过一组数 据,可以理解浙江为何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2023年,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十万家,合计进出口3.93万亿元,增长7.1%,占浙江省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八成,拉动该省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

  浙江“地瓜经济”藤广根壮,民营企业功不可没。

  杜旭亮表示,2024年浙江将持续推动浙江自贸区建设,积极争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一轮的试点,力争出口份额继续保持在全国15%左右,同时积极优化民营企业的境外布局,鼓励民营企业勇敢地走出去、坚强地走下去、成功地走回来。(完)

  财富管理方兴未艾,养老金融大有可为。展望未来,各类金融机构也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为养老金融市场做出更大贡献。

  不只在小庙镇,寒冬时节,合肥市各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开展“敲门行动”,为有需要的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让他们温暖过冬、安全过冬。庐阳区海棠街道的社工及志愿者医生走进金荷苑小区,将义诊送到独居老人、残疾人身边;肥西县上派镇珍珠社区敬老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上门为辖区内老人提供义务剪发服务;瑶海区方庙街道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30余次……

  为梳理创建经验,引导全国各地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破解“健身去哪儿”“健身组织在哪儿”“如何健好身”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报今起开设“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县)风采”专栏,通过实地采访、对话,讲述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县)故事,推动创建工作成效进一步走深、走实。

  这是否意味着,欧洲将不再“随美起舞”?

  像李富宇这样的外科专家,一边承担着外科的工作,一边投入迎战新冠感染高峰的战斗。小儿外科副主任黄一东,上午刚做完本科室的一台手术,下午就以全科医生的身份,在发热门诊接诊患者。这一下午黄一东接诊了20多位患者。

  (七)投资纳税入户。在郑州市中心城区投资、经商、办企业的外地公民,连续经营3年以上,每年纳税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的,或一年纳税达到10万元以上的,可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外商投资企业按其实际投入外资额,每10万美元可迁入1名管理生产骨干。

程鸿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