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今年发布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5-31 09:36:35

山东烟台芝罘区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嗯首长好棒吼好紧,

  沿中轴线、长安街两条关键空间轴线,一批地标性博物馆串联成群。中轴线南段东侧,有着70余年历史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升格为“国”字头博物馆,这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自然博物馆。南中轴延长线上,大红门地区正在规划建设国家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将是目前展馆的10倍,展览面积将达6万平方米。

  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2023年底开放。开馆后的首个假日,该馆就迎来1.4万余名观众。长安街畔,首博本馆正在进行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即将面向公众开放,届时将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共同诠释“都”与“城”的关系。

  聚焦三条文化带,一系列文物遗址经过有序保护也相继亮相。大运河畔,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完成二次结构、机电安装主管线施工,内外装修有序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包括陈列展览区、教育与服务区、藏品库区等,计划2025年底基本完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评估验收,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开放,“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贯通;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保护及博物馆改建工程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2023年本市新增11家备案博物馆,包括北京天桥印象博物馆、北京牛栏山二锅头酒文化博物馆、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北京公交馆、北京天元中医药博物馆、视障文化博物馆、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博物馆、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北京六必居博物馆、北京福履布鞋文化博物馆、慈善寺古香道文化陈列馆。这些博物馆丰富了北京地区博物馆品类,增加了文化服务供给。

  市文物局统计,除备案博物馆外,本市还有大量有开放空间、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博物馆条例》备案条件的场所。2023年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等27家“类博物馆”陆续挂牌开放。本市还挂牌首家以数字藏品为展示内容的“类博物馆”,上线运行“北京博物馆云”微信小程序、首个博物馆文物元宇宙平台“文博跑酷”,持续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相关

  鼓励老字号注册博物馆

  本报讯(记者张骜)西城区今年将加大博物馆之城建设,鼓励老字号企业备案注册博物馆,讲好老字号故事,使其成为更有品质的活态博物馆,让大家更好感受京味文化魅力。

  西城区拥有内联升、张一元等众多老字号,都设立了自己的展室用以宣传 企业文化和传统技艺。2024年,西城区将持续培育、指导这些老字号,进一步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创新数字展陈形式、增强互动性

  “宛平博物馆之城”将开放

  本报讯(记者孙颖)今年,“宛平博物馆之城”先期启动区开放,长辛店老镇启动区一期精彩亮相……记者昨天从丰台区两会上获悉,丰台加速西山永定河文化精华区建设,一批创新激发消费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项目将实施。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