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地共建助力渔业 浙江文成生态“好水”化为共富“活水”

来源: 旅游网
2024-05-30 09:28:57

  中新网温州5月29日电(周健 陈秀秀)“今年1月份我们就有千万元的鳗鱼订单,我们打算把这个订单放到文成未来渔业孵化园来交付,希望专家们对我们的鳗鱼全产业链进行指导。”近日,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在该省温州文成县揭牌成立,文成鳗鱼全产业链项目的公司负责人张瑜向参加揭牌仪式的嘉宾们介绍项目落地情况。

  对于文成来说,水资源一直是当地的特色与优势,境内飞云江水质常年居浙江省八大水系之首,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最优的一类。近年来,该县围绕“五水共富”的战略部署,重点聚焦大水面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设施养殖等三大领域,培育包头鱼、光唇鱼、田鱼、淡 水虾等“三鱼一虾”养殖品牌,让生态“好水”变成共富“活水”

  探索以鱼护水、以水养鱼、以鱼护民的发展路径,成立上述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就是该县发展淡水渔业的举措之一。活动期间,前往文成参加实地走访和调研的专家们认为,文成具备培育现代绿色生态渔业的良好条件。

  “文成受制于环保和土地双重管控,需要新型养殖模式支持渔业发展。比如我们温州地区的一个土著物种——温州光唇鱼,它如果采用新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一立方水体可以达到60斤的产量,相当于我们传统的帆布池流水养殖的10倍,以及土塘养殖的20倍,所以通过新型的养殖模式可实现设施增地、设施增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姜建湖说道。

  专注于稻渔养殖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综合试验基地副主任、副研究员迟美丽也直言,要根据文成稻田情况筛选合适品种,同时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推广等方式提升养殖户积极性,“品种要选适合浅水性,时间、温度都合适的一些高产值品种,比如说鳖、青虾、溪流性的鱼类等等,需要不停地摸索”。

  据悉,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成立后将立足文成县、面向温州市、辐射浙南地区,聚焦山区淡水渔业技术需求开展相关研究,建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集聚区,通过孵化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职业渔民、转化运用一批高绩效技术成果,将高质量科研成果转换落地。

  “希望此次研究所的成立能为我们带来技术帮助,解决养殖难题,比如鱼类防病、生长、保健等方面的帮助。”在高岭头水库养了十几年光唇鱼的文成县铜铃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叶永丰表示,他十分看中渔业养殖这条增收途径,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据悉,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将通过所地共建助力山区渔业“土特产”高质量发展,争取到2027年,水养殖产值达3亿元以上,带动民众增收2亿元,为山区民众带来更多的实惠和福祉,实现“五水共富”的美好愿景。(完)

  一入深秋,村民们往往凌晨三四点就起来做饭。“背上粮食,4点多就进山了。早点出门,才能赶在天黑前回来。”村民李玉河告诉记者。地处山区,采摘松子、蘑菇等山货是村民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1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新疆南疆盆地、西藏东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和中部、川西高原、西南地区东部、湖北西部和东南部、江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西藏东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华南大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本报北京、华沙、罗马、开罗、曼谷1月13日电 记者曲颂、禹丽敏、谢亚宏、黄培昭、刘慧)

  我静静地看着他。谈论工作时,这个平时很少有话的人几乎滔滔不绝,说到自己的生活和家事,他却有些局促,问一句说一句,没有多余的一句话。

  江西是中国中医药资源大省,中医药历史悠久,杏林文化、庐陵中医、盱江医学流派传承上千年。近年来,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该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眼前的他,身材不算高大,但很壮实,皮肤黝黑,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或许是赶路太着急,他一头一脸都是汗,身上的工作服也被汗浸透了。

游良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