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启预售仅几天!苹果叫停下一代Vision Pro高端机生产!分析师:许多人买了后用几次就没用了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20 05:13:55

每经编辑 黄胜    

6月19日,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社媒上表示:“我的观察,许多人(包括我自身经验)买了Vision Pro后,用几次就没用了。如果这是普遍的用户状况,那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做一个降规低价版就能解决的。 ”

苹果叫停下一代Vision Pro高端机生产

据21财经,6月19日,有消息称,苹果目前已暂停下一代Vision Pro的开发,转而聚焦在2025年底发布更便宜的机型。据Vision Pro部件供应商透露,苹果已通知至少一家供应商暂停下一代高端Vision头显的生产。

今年4月,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苹果已下修2024年Vision Pro出货量至40万~45万部(此前市场共识的出货量在70万~80万部或以上)。

6月14日上午9点,苹果准时开始首款MR头显设备Vision Pro国行版的预售。与美国市场的火爆相比,国内Vision Pro预售略显冷清。

据苹果中国官网信息,256GB版本国内售价为29999元(人民币,下同)起(美国地区约2.5万元);512GB版本售价为31499元起(美国地区约2.67万元);1TB版本售价为32999元起(美国地区约2.8万元)。可以看到,国内定价高于4个月前该设备首次在美国发售时的起售价。

值得关注的是,Vision Pro在美国开启销售后,一度掀起热潮,预计交付时间已经排到了两个月后,在非官方平台的代购价格甚至达到苹果官方价格的2至3倍。以国内某电商平台为例,当时,该产品代购价基本在4万元~8万元不等。

2024年出货量预估低迷,价格、重量、续航等成主因

作为一款立项长达近7年时间才推出的产品,苹果首款头显设备Vision Pro的发售像一枚炸弹引爆了整个MR行业。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了体验Vision Pro(美版)的感受。“眼动和手势追踪比较流畅、自然,画面分辨率很高,音效也不错,但戴久觉得太重了,并且不适合出门携带,因为头显和电池都又大又重,续航也只有两个小时。”另一位用户则表示:“实测戴不超过20分钟就压得头疼、脸疼,头显这种东西做轻了才能普及。”

除此之外,人们对苹果Vision Pro的吐槽主要集中在“价格昂贵”,这也是不少机构预计其今年出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苹果Vision Pro硬件规格和功能设计方面,无疑会是目前最顶尖的AR/VR产品,然而售价高达2.5万元(美版),再加上需要外接电源才能运作两小时,均是影响消费者选购意愿的不利因素。”Trend 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4年Apple Vision Pro出货量仅约20万台,需要等待后续消费款苹果Vision的推出以及苹果能提供吸引消费者日常应用的功能服务,才能以此拉升整体AR市场的快速发展。

今年4月,郭明錤还称,苹果在非美国市场发售Vision Pro前便砍单,代表美国市场需求急剧下滑超过预期,让苹果连带保守看待非美国市场需求。展望2025年,Vision Pro在2025年可能不会更新新机型,目前预期2025年Vision Pro出货量可能会同比衰退。

当前拥有头显产品的公司很多,作为苹果的竞争对手,广受欢迎的Meta Quest 2售价仅500美元。Meta之外,近年来,包括PICO、索尼、HTC、华为、OPPO等在内的厂商也都积极推出XR产品,主要以AR眼镜与VR头显一体机为主。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厂商正加入头戴设备等新硬件平台的市场竞争中。而苹果Vision Pro头显的价格几乎是Meta高端头显Quest Pro售价的3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公开消息、21财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王晶 )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桃园地方法院今天(1日)公布判决结果,经勘验警员记录器画面,女老师当时没有滥用毒品后精神异常、即将犯罪等迹象,也没有攻击、冲撞警员或加速逃逸的行为。

  千里之外。陆军二级上士陈朝智和战友们聚餐时,桌上多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猪肚鸡汤。

  正如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还在努力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里屯的升级改造,总会在城市更新的车轮里,翻新功能,改写故事,成为一代人特殊的记忆符号。

  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方面,福建在节后开工第一天就召开了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座谈会。会议称,稳预期、强信心,关键是稳住民营企业的预期,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安徽要求建立民营企业诉求建议直达机制,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除此之外,安徽还特别要求各级官员牢固树立“换位思考”的理念,做到真心真情一以贯之。真心才会暖心,信任也会带来信心。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IMF上调预期并未过于乐观,而是有支撑依据的。其依据在于世界经济“三大引擎”——美国、中国、欧洲已经点火。而中国经济又是支撑IMF乐观预期的最大因素。

  陈凤英也表示,按照IMF的研判,虽然避免了衰退恐慌,但是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胡振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