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23—2024年度调水量创新高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02 06:21:21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今天(31日)中午12点,2023—2024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跨省调水和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调水工作相继结束,调水量创历史新高。

  2023—2024年度调水自去年11月13日全线启动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统筹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调水、北延应急供水工程调水和山东省鲁北地区生态和农业供水,截至今天中午12点,累计向山东、河北、天津等地调引长江水14.16亿立方米,调水量创历史新高。

  其中,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黄河以北调水2.38亿立方米,向河北、天津调水1.86亿立方米,配合潘庄引黄、岳城水库等共同开展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占补水总量的37%,补水量居所有水源之首。

  中国南水北 调集团东线总调中心主任侯煜介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通水以来,累计调引长江水400多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作用,有效改善了受水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对三人篮球国家男队而言,2023年是力争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的关键一年。“除了亚洲杯和世界杯比赛,我们还将于今年7月和10月分别在澳门和成都举办两站三人篮球大师赛,这是国际篮联名下最高积分等级的赛事。”柴文胜表示,“通往巴黎奥运会的道路上充满挑战,但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前不久,潘银墅带领小队报名参加上级组织的“建制中队比武”和“立标杆、夺奖牌、创纪录、当尖子”2项群众性比武竞赛。“这将是我们证明自己的机会。”潘银墅说。

  制造业重地如此“大动干戈”招引务工人员,是因为招工确实更难了。近些年,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不少发展机遇和需求被创造出来,“回流乡村”当新农人或创客成为一种潮流。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不断加码产业政策,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中西部地区设厂生产,对于一些务工人员来说,“家门口就业”成了性价比更高的选项,外出务工积极性减弱。

  新华社西宁2月6日电 <strong>题:林业专家张锦梅:在青藏高原建设“绿色长城”</strong>

  据了解,今年该县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8000亩,总种植面积达到17.2万亩。“现在农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逐渐提高,今年组建了种植、畜牧、水产、农机4个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有序地开展春季农业生产,保障今年粮食稳产农民增收。”望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strong> 景区回应:</strong>

李易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