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茅”闪崩!一季度555只基金逃离,招商基金们还在坚守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5-31 11:06:14

  探长读财

  长春高新证券部工作人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无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对于投资者近期关注的公司应收长春高新区管委会相关其他应收款事宜,公司重申:不属于大股东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相关款项不存在坏账风险,更不存在所谓的ST风险。

  据长春高新2023年年度报告,长春高新2023年实现净利润45.32亿元,同比增长9.47%;实现营业收入14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35%。

  4月19日,长春高新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增长1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8.59亿元,同比增长0.2%。

  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长春高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47亿元,同比减少0.86%。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约为9.28亿元,同比增长10.31%;管理费用为2.36亿元,同比增长26.45%。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高新还向全 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元,分红比例升至39.93%,公司派现18.1亿元给股东,接近其10年分红额之和。

  与2021年5月14日的高点相比,长春高新3年多以来总市值蒸发超1600亿元。三年以来,除了个别指数基金依旧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往日重仓持有该股的诸多明星产品早已去拥抱新的“价值洼地”。

  例如,长春高新2021年二季度末第七大流通股东——全国社保基金118组合在连续重仓该股至2022年底后,于2023年一季度退出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全国社保基金104组合也在2021年三季度“逃离”。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在多个季度连续重仓长春高新后,于2022年一季度退出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冯波执掌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也与葛兰有着类似操作,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这一产品已不在长春高新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时间行进至今年一季度,共有34家机构持有长春高新,其中26家机构一季度减持了该股,2家持股数不变,4家增持,还有2家新进长春高新为前十大重仓股。

  其中,和去年四季度末相比,中央汇金依旧持有该公司642.72万股,持股市值为7.72亿元,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减持的机构包括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国泰基金、天弘基金、汇添富基金、鹏华基金、融通基金、华夏基金等。

  不过,上述机构中,陈皓管理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在一季度末依旧持有长春高新106.98万股;聂世林和张睿共管的安信新目标新进该股为前十大重仓股。

  此外,丘栋荣、吴承根合管的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一季度末新进长春高新为第十大重仓股,持股数为52.6万股,持仓市值为6321.99万元。

  易方达基金旗下7只基金合计持有长春高新968.13万股,持股市值合计11.65亿元,占总股本比例2.39%。其中,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持有468.86万股,持股市值5.64亿元,占总股本比例1.16%。易方达上证50增强A持有266.67万股,持股市值3.21亿元,占总股本比例0.66%。

  另外,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有长春高新355.32万股,持股市值4.27亿元,占总股本比例0.88%。

  本文综合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报道。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这种趋势在今年一季度继续得以延续,带动西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较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从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充电桩、集成电路圆片、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62.8%、189.3%、74.4%、51.6%、48.8%、13.9%。

  五一前夕,我走访武汉高校、景区和购物中心等场所发现,这座城市对外地游客颇为热情,也许人们仍然感念疫情期间各地的驰援。五一来临,大批游客即将到来,如何为海量游客提供愉悦的体验,也是武汉面临的考验。

  今年2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发布《2022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提及,由于地方本级收入受到明显冲击,地方更加依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来维持基本运转。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 李振广:毫无疑问,如果台海爆发了战争,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成为美国利益的牺牲品。我们都知道,台海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荡,就是由于美台勾连,美国这样做是为了它的利益最大化,为了保住它在亚太地区霸主的地位,不是为了台湾老百姓的利益。虽然说民进党当局把他们的安全希望寄托于美国,但实际上一旦战争爆发,没有人能够保得住台湾当局。当然了,如果战争爆发的话,那台湾地区的民众肯定会受到第一波的冲击,他们会感到害怕的。所以说这种消息传出来以后,整个台湾社会感到焦虑,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然而,在这种持续性的舆论聒噪声中,加拿大外交却做出了不该有的过激反应,再次暴露出其不成熟、不独立及不稳定的一面。起因是加拿大媒体近日又披露了该国安全情报局(CSIS)在2021年撰写的一份报告,在对“中方干涉加内政”老调重弹之外,还诬称有关中国驻加领事官员对一名加议员及其亲属实施所谓“威胁”。这让那几个已经声嘶力竭的政客和媒体如获至宝,在几个月的“坚持”后终于看到了把事情搞大的一线希望。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斌]时隔4年,第13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3日在新加坡樟宜拉开序幕。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报道称,该国防长黄永宏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与俄乌冲突相比,亚洲若发生战争破坏力更大,并可能产生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甚至对许多国家构成生存问题,所以防止这种冲突是所有国家未来10年的首要任务。而中美关系,“大到不能倒”。

钱芝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