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香港首间机器人厨房餐厅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1 02:20:38

  中新社香港6月9日电 题:走访香港首间机器人厨房餐厅——一位港大化学系教授的跨界创业路

  中新社记者 韩星童

  “燧记厨房”因“全港首间机器人厨房餐厅”而声名大噪,背后的燧氏科技研发团队5月携第四代Hestia炒菜机器人赴美国芝加哥参展,风头一时无两。待团队返港,中新社记者总算有机会走进后厨一探究竟。

  待餐厅职员在机器输入订单“辣子鸡”,机械臂便从冰箱中准确取出所需的食材及佐料,倒入锅里翻炒,更不忘适时勾芡,不出3分钟,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辣子鸡已完成。机器自动清洗,马不停蹄地又做了麻婆豆腐、川香炒牛肉、臊子蒸蛋等六道菜。

  站在炒菜机器人前为记者讲解的,正是燧氏科技董事长陈冠华,他同时亦是香港大学(港大)化学系讲座教授、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和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联合创始人。

  一位专攻计算化学和薛定谔方程的科学家,为何跨界餐饮业且做得风生水起?陈冠华笑称是年轻时的梦想。

  当年他在美国读书,最喜欢一部名为《Cheers》(欢乐酒店)的情景剧,讲的是在一个普通的波士顿小酒吧,相识的顾客们喝着酒,将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娓娓道来,有悲有喜,暗合着食物的酸甜苦辣。陈冠华边看边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间“深夜食堂”,让人在袅袅暖意里吃着美味食物,卸下一天的疲惫。

  12年前,他与太太李燧宁在港大附近开了间湘菜馆,初涉餐饮业,却一鸣惊人,连续11年获得米其林推荐。但连锁店扩张之路举步维艰,受后厨成本高、出餐效率低、菜品口味难统一等因素掣肘。

  为此,陈冠华跑遍上海、深圳、广州等地的研发实验室,寻找可替代厨师的炒菜机器人,却无功而返,“他们都没有做到全自动,而且机器人炒出来的菜不好吃。”基于自身的科研优势,陈冠华想干脆自己组建团队研发炒菜机器人。

  2018年,他带领港大工程系的学生成立了燧氏科技,以中餐为切入点,从机器工程学的角度,结合烹饪工艺的特点,研发出Hestia炒菜机器人。“燧记厨房”则成为最佳试验场。

  立谈之间,6年过去了。Hestia炒菜机器人已更新到第四代,在尺寸、性能、场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其间,团队所遇困难不胜枚举,他们抽丝剥茧般寻找问题根源,逐个攻破。比如,菜品要添镬气,团队便将厨师颠锅技艺及火候数值转化为数十万条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模拟,对大厨翻锅、火候拿捏的技艺进行1:1记录和还原,以数字化菜谱记录厨师烹饪全流程。在这般精准“复刻”下,任凭再挑剔的食客,在味蕾上也难察觉差别。

  陈冠华介绍,目前,Hestia炒菜机器人可烹制的菜品覆盖美式中餐、中华料理、湘川粤和西餐等。在“燧记厨房”中午繁忙时间,炒菜机器人可在短短两小 时内完成约200道菜,助后厨成本降低约30%至50%,运营利润率提高约9%至15%。

  当陈冠华及团队带着炒菜机器人走向国际市场,所获好评如潮。在早前举办的美国最大的餐饮产业展览“NRA Show2024”上,“我们是全场最火爆的展位,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及地区的从业者,不少是有几百家连锁餐厅的老板。”陈冠华透露,燧氏科技在展会共收到350个意向订单。

  在他看来,机器人代替劳动力是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而炒菜机器人取代繁重的厨师工作,可能是最早发生的领域。下一步,团队将致力于从自动化跨越至智能化,即“让炒菜机器人更聪明,可以像厨师一样思考”。陈冠华期望推进的另一方向,则是小型化,日后能够走入家庭,真正实现科技改变生活。(完)

  业内专家表示,主动式回购是指公司主动而为的回购,分别在2013年、2016年、2018年迎来高峰,彼时恰好为资本市场低迷之时,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有提振股价、化解风险的需要。在主动式回购中,以市值管理为目标的回购受到政策导向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护盘”目的;以股权激励为目标的股份回购在2015年政策放开后,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说明股份回购作为一种财务工具,服务实体经营的属性也在逐步增强。

  此次《通知》也明确,各地要将住宅用地近三年平均完成交易量以及对应的住宅建筑面积,作为测算下一年度供地计划总量的参考。要“因城施策”安排计划总量,凡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长、土地流拍率高、市场需求明显不足的城市,应当控制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其中已供应未竣工住宅用地面积超过近三年平均完成交易量5倍的城市,应当从严压缩计划规模直至暂停供地。

便一边安抚他,一边将其抱出

  当观众从触手可及的现实场景中,聆听诗意穿梭千年留下的壮阔回响,古老的诗词也就获得了与时代相拥、为生活赋能的新的生命力。

  邢台的招聘会则吸引了省内外200多家企业参加,提供2万多个就业岗位,涵盖软件设计、生物制药等30多个行业,吸引了1万多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求职者来到现场。

  新春开工第一天,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制造业当家”成为热议话题。制造业发展,是广东2023年的头等大事。今年,广东将安排省重点项目1530个,总投资约8.4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单是超百亿元项目就达205个。目前,广东省制造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6万亿元大关,拥有70余万户制造业企业法人和一大批优质企业、8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

阚星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