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计算错误,是粗心导致的吗?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19 21:57:32

  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 负责人许红敏给出了解答。

  许红敏表示,临近期末,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基础题目上容易出错,而这种情况下家长特别容易将问题归因于孩子粗心,认为只要掌握了运算规则如果还出错的话一定是不够认真和谨慎导致的,其实不全然如此。计算的过程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是一个大脑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个个体的加工模式不一样,即便是出现了同样的计算结果。“孩子从数小棒、数物品,到能够看着数字符号直接进行运算,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飞跃。家长需要听孩子们口述他的计算过程,或者仔细观察他在纸上写下的运算验算过程,来观察和理解他的信息加工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在哪里。”

  许红敏举例道,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发现,有的孩子是减法更吃力,有的则是除法规则掌握不熟练,这都是需要逐个去击破的困难。越是容易出错的孩子,在计算过程中越是容易紧张,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家长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设一个安全、宽容的环境,这样他才能够更真实地暴露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说出或者表现出自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从而家长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加以帮助。家长们不要经常以“粗心”定义孩子,这样孩子会更强化自己是态度的问题,而不是运算能力的问题,归因错误更不利于获得正确的计算技能。

  小贴士:

  “成长树洞”互动平台邀您倾吐育儿困惑

  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润心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行动特别上线了“成长树洞”互动平台,欢迎登录紫牛新闻APP或少年志APP,进入2024“润心成长”·江苏省青少年阳光心理学习专区,或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成长树洞”互动平台留言。“成长树洞”将集结心理专家、中小学名师、家庭教育专家、医学专家等组成“成长导师团”,针对具有典型性的话题定期予以解答,精选话题还将登上扬子晚报“成长氧吧”心育专栏,为更多家庭亲子教育提供方法和思路。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总医院考察。在一张显示三明医改成效的柱状图前,他驻足细看。“我很关注你们的改革。这是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总书记勉励道。

  <strong>青啤礼盒花样多,走亲访友更适合</strong>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机构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新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之后,疾控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的工作方案,目前已经取消了入境后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等措施。请问怎样能够及时监测发现新毒株的输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豪 陈卓琼 田宏炜 通讯员 杨浩 来源:中国青年报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拉萨1月13日电 (记者 赵朗)记者13日从西藏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获悉,过去五年,西藏落实各类生态补奖资金663.9亿元(人民币,下同)。

  近年来,江西把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大湾区也成为江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主要目的地。江西已连续多年在大湾区举办经贸合作活动。

林姵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