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公募发力核心宽基ETF,摩根资管首家宣布中证A50ETF提前结募,10家同步发力,增量资金可期

来源: 金羊网
2024-05-30 13:52:17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 闫军)中证A50ETF发行进入冲刺正酣,外资公募摩根资产管理首家宣布提前结募。

  2月28日,摩根基金管理正式公告,旗下中证A50指数产品于当日提前结束募集。记者从渠道方获悉,摩根资产管理在此次发行大战中一直保持领跑,在销量接近20亿的时候,出于保护客户利益的考虑,主动控制节奏,以争取发行期认购资金的有效参与。

  在市场人士看来,在10家同时发行之际,这无疑也会将大量渠道的认购资金输送给全行业,但从长期视角来看,摩根资产管理的这一举措,将赢得渠道和投资者的认可,为将来上市之后的发力打下基础。

  2024年初,被市场称为中国版“漂亮50”的中证A50指数正式发布。2月19日,年后首个交易日,10只中证A50ETF正式发行,成为市场开年的一大热点。根据发售公告, 首批中证A50ETF首发募集规模上限均为20亿元。

  唯一外资公募参与,坚定看多中国

  作为此次首批参与发行的唯一外资基金公司,摩根资产管理率先发力,在产品获准发行后,携手全球高管,在A股震荡调整的行情下,集体发表“投资中国,做多中国”的战略决心,力争共同将中国的“新漂亮50”推向世界。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资产管理方案环球首席投资官及主管Jed Laskowitz表示,中国是世界上体量大、增长快、令人振奋的市场之一,《2024年长期资本市场假设》预测,中国权益资产未来10到15年,或将创造较高回报,有望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位置。

  据了解,摩根资产管理在产品分红方面做了季度强制分红的独特设计,使其在10只同批发售产品中颇具特色。在倡导长期投资理念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关注和投资者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资产管理在此次发行中的渠道分布较广,说明摩根资产管理的品牌和专业度获得了渠道广泛认可,记者也从部分渠道了解到,摩根资产管理的一线客户服务工作有特色,今年以来组织的各类线下培训说明会已达数百场之多。

  深耕并发力中国ETF业务

  近年来国内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ETF更是凭借“透明、低费、便捷”的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境内ETF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范围内是活跃的ETF管理人和发行商,据摩根资产管理数据,截至2023年底,摩根资产管理在海外的ETF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并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摩根资产管理从全球战略视角出发,2020年开始进行中国ETF产品的布局,致力于将全球智慧和本土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ETF产品谱系,包括宽基ETF、主动ETF、跨境ETF、行业主题ETF等,一方面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ETF投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中国的便捷工具。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首席执行官王琼慧表示,ETF是摩根资产管理全球的战略业务,我们身处亚太地区增速及潜力巨大的市场,将继续深耕并发力中国ETF业务。王琼慧进一步指出,未来ETF将进入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摩根资产管理力求“专于业、敏于变”,夯实基础、开拓创新、坚持不懈,打造属于摩根ETF的金字招牌。

  此次十家基金公司同期发行,摩根资产管理率先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市场颇感新意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焕新的摩根资产管理,正在阔步向前。11月,选择在“好做不好发”的时间节点发行了聚焦港股的红利策略ETF,赢得了市场的关注和投资者的认可。

  全球化的资源赋能和本地化的深耕经验,使得摩根资产管理在中国不再单独地被“外资”的标签所定义。在长达20年的深耕中,摩根资产管理不仅仅收获了丰富健全的产品线和成熟专业的本地团队,更有对中国市场和投资人的深刻理解。

责任编辑:马梦斐

  而对于《三体》这样一部体量巨大含义抽象深远的作品而言,“忠于原著”并非易事,怎样展现其复杂的故事线,如何呈演其深层的故事内核,对于创作者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加之相关科幻题材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十分罕见,剧版《三体》怎样做,不仅相关一部戏,更是一个题材类型的试水。

  为促进消费复元活血,针对今年一季度季节性特点,配合“年味四川”氛围营造,四川省商务厅再次推出新一轮促进消费的五条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对汽车、家电家装进行购置补贴,在条件具备路段适当设置夜间临时停车点等具体惠民措施。

  <strong>文/国是君</strong>

  同时,展览特意选取了中国传统主题色调,以明清古画和竹影青石为背景元素,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和空间意境,细节上重视展示苏作技艺的精致典雅。

  物价方面,2022年全年CPI上涨2%,处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内。全年物价涨幅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的涨幅。

  不过,1月为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叠加国补退出、动力电池成本仍处于高位运行等多方原因,目前大部分车企暂未跟进特斯拉下调售价。截至1月17日,仅问界和小鹏两家新势力车企跟着特斯拉宣布下调产品价格。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2月到3月,碳酸锂价格可能出现相应回落,车企也将会推出新品、新技术,可能会推出相应的降价措施。

陈珮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