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信用体系 促进信用建设成果落地

来源: 扬子晚报
2024-05-31 19:47:34

  5月31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2024年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杨昆指出,电力行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电力行业通过夯实基础、创建机制、构建平台、深化应用,电力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杨昆表示,下一步,中电联将持续深化电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协调、积极培育电力信用文化,要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持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提升信用服务能力,推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副主任陈静强调,中电联要结合电力 市场改革新形势、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保供要求,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新要求和国家能源局总体部署,继续发挥专家优势、专业优势、行业组织优势,坚持做好信用标准化建设,夯实信用信息共享等基础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信用评价,为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新成绩。

  中电联党委委员、专职副理事长安洪光作题为《开拓创新 提质增信 全力推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他强调,为推动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须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信用体系,促进信用建设成果在关键领域的应用落地。同时,中电联应加强与政府、集团企业和地方协会的协同合作,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用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信用支撑。

  会议还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电力指数监测情况和排名报告,明确了电力行业信用十大重点工作任务,同期举办了2023年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企业案例展览及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展示。(新浪财经 刘丽丽)

责任编辑:何俊熹

  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杨卫曾提出了对中国基础研究的三个总体目标:2020年达到“总量并行”,学术产出和资源投入总体量与科技发达国家相当;2030年达到“贡献并行”,力争中国科学家为世界科学发展作出可与其他科技强国相媲美的里程碑式贡献;2050年达到“源头并行”,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

  在叶青看来,武汉的工业生产逐步恢复,经济的整体运行是比较正常的,消费也逐步在复苏。“现在很多写字楼的停车场经常是爆满的。中小型餐饮的生意都还可以,大型餐饮酒店消费还有上升空间。”

  谈起帮人寻亲打拐,申军良总会说:这条路我走过,这种煎熬我太能体会了。每次看到他们还在路上,就会想到原来自己吃过的苦。看到一点点希望,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尽量帮帮他们。

  站在当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更需要回答:基础研究需要怎样的资助方式,什么是真正的基础研究?“无用”和“有用”间如何平衡、转化?为何中国的基础研究一直缺乏对全人类有影响力的原创性、前瞻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负责的“克拉通破坏与陆地生物演化”成为2016年首批获得该项资助的三个项目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该项目经费管理比较宽松,但问题是这种项目太稀缺了,这虽然是一种稳定支持的模式,但本质上仍是一类竞争性很强的项目。庄辞也认为,这类项目支持的比例非常小,仍是面向极少数人,目前竞争已趋白热化。

  锦州有上千家烧烤店,但大多是夫妻店,每家店几桌到十几桌,分散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因为店小、不聚集,对外地人来说,来锦州吃烧烤容易“找不着北”。

张婉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