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上调预期呈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07 11:58:57

  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的经济学者表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培育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增长。国际机构的广泛认可显示出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面对全球经济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方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

  增长预期上调具有可持续性

  5月29日,IMF在北京宣布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增长5.0%和4.5%,与今年4月的预测相比,均上调了0.4个百分点。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上调预期主要基于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政府近期推出的有力政策措施。

  “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韧性。”戈皮纳特指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令人瞩目,这得益于市场化改革、贸易开放以及与全球供应链的融合。中国在支持低收入国家债务重组、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IMF期待在这些方面与中国进一步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认为,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态势,释放出多重信号:首先,随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我国GDP实现5.0%以上的增长速度完全可期。其次,加快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更快增长,有效实现了经济层面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同时,欧美国家高利率、高通胀的经济政策环境,凸显出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政策空间和增长潜力。

  “统筹来看,这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齐发力的结果。”刘英分析说,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呈现出逐步复苏向好态势,多地文旅消费火爆尤其瞩目。外贸出口实现稳健开局,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规模单季首次突破10万亿元,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保持活力,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市场稳健增长。同时,我国对外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IMF提出的5.0%的预期增长,与今年3月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左右”的GDP增长预期目标相吻合。“和国际相比,我国对自身经济发展态势有着更深层的认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更重 要的是,14亿人口基数上孕育出的超大规模市场,使得中国经济可从供需两端持续为发展激活内生动力,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大体量的科技研发人才,进而让国际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具有可持

  拓展更加多元的外部市场

  在5月30日举行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中方宣布愿同阿方构建“五大合作格局”,包括: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和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

  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经济在石油进出口和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以及低碳经济等工业生产方面高度互补,共建“一带一路”在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实现全覆盖。此次部长会期间,中阿还就未来两年推进多双边、经贸、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作出规划。

  稍早前,5月26日至27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5个月重启,三国聚焦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等务实议题。中国连续多年是日本、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3年,日本、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会议期间,三方一致同意推动中日韩三国合作机制化,在东盟与中日韩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沟通合作。中方提出,深化经贸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早恢复并完成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中国积极拓展外部市场,还体现在近期密集的中外贸易投资互动日程上:5月30日至6月2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邀访美,同美国战略学术界人士、工商界人士深入交流。5月31日起,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先后访问阿联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会见访问国经贸代表并出席中资企业座谈会等。

  “我国对外市场呈现出更多元、更开放的特点。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上升,但总体上利好因素并不少。”刘英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我国在与阿拉伯国家、日韩、东盟和其他各区域拓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特别是2022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生效后更加注重加强机制性建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带动我国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从而进一步稳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和韧性。

  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经济仍面临一些阻力。”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5月29日在北京表示,政府需要持续出台有效措施来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为应对潜在金融风险,需谨慎关注地方政府债务和小型金融机构的脆弱性等。她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些挑战,将工作重心放在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上,采取支持创新、加大金融部门监管力度等措施,以及出台一些政策来化解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的风险。

  余翔认为,随着经济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需要更全面的一揽子政策促进实现高效转型、降低转型成本。同时要客观看待我国在吸引外资层面出现的波动,持续优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另一个潜在风险来自于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今年,捷克、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欧洲国家央行已进入降息周期,市场普遍预计,欧洲央行将于当地时间6月6日加入降息“队伍”。然而,美联储降息前景仍扑朔迷离,美国经济陷入既要避免经济衰退、又要遏制通胀的两难困境。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如何来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对此,刘英建议,针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变化,我国企业应积极关注汇率变化,运用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余翔则进一步指出,我国坚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可以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已显著增强。

  本报北京6月6日电

  乡(镇)、村(居)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网格员和家庭医生分赴该市三县六区,确保发放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家庭签约医生同时指导科学用药。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少不了重点调研协商监督活动。记者了解到,聚焦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大决策部署,湖南政协把“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助推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重点议题,三级政协联动调研,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提出打造“五张名片”等20条对策建议,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充分采纳。

  钱甜表示,纵观历史场合,人类最终都是靠机体免疫反应来战胜各种病毒的大流行。“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习惯,睡眠、运动,以及喝的和吃的食物都会影响到我们机体预防和抵抗疾病,以及从疾病中恢复的能力。”

  中国企业还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带到非洲。据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中方技术组负责人介绍,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配置比较齐全,拥有2个P3实验室、6个P2实验室和2个P1实验室。建筑内功能设置智能化,采用了中国先进的楼宇智能系统。

  在中国与东盟的数字合作中,数字经济合作处于龙头位置。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为区域数字经济生态圈的搭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香港相册》由联合出版集团属下的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由香港历史专家刘智鹏及刘蜀永编著,精选200多张图片,由数千年前香港的考古发现始,迄于回归祖国至今,对香港的历史作通盘而生动的展现,当中尤其以香港回归以来25年的岁月最为丰赡详备,盛载了一代代港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李纯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