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兼备 嘉定新城积极打造上海新城样板

来源: 发展网
2024-05-31 07:56:47

  中新网上海5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初夏的远香湖畔,草长鸟鸣、生机无限。29日,“媒体看新城”首场活动·嘉定专场新闻通气会在这里举行。

  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朱效洁表示,新一轮新城规划建设启动以来,嘉定新城聚力布局汽车“新四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引领性产业。目标到“十四五”期末,三大引领性产业完成总产出4500亿元人民币。

  “在空间发展新格局方面,到2025年初步具备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地位,2035年基本建成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规划面积159.5平方公里,并向西联动安亭枢纽,形成2.2平方公里的交通枢纽功能联动区,全力打造嘉定新城中央活动区、嘉宝智慧湾未来城市实践区、西门历史文化街区三个示范样板区。”朱效洁说。

  汽车是嘉定的名片。目前,嘉定拥有汽车“新四化”重点企业600余家,已基本形成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条。去年正式运营的上海汽车芯谷,就是嘉定汽车“新四化”与集成电路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园区。

  “汽车芯谷主要聚焦智能汽车主控芯片、车规级智能传感器、汽车芯片研发与设计、新一代功率半导体与先进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副总经理杨震介绍,“我们将力争两到三年内涌现出一批‘嘉定智造’的技术成果和成功产品,为汽车装上更多‘中国芯’。”

  上海汽车芯片工程技术中心是汽车芯谷首发重点项目,能够提供专业车规级芯片检测认证等服务,助力解决国产汽车芯片供应链安全问题。上海汽车芯片工程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张海涛表示,下一步,工程中心还将建设国内第一条车规级芯片12英寸研发中试线,完成汽车芯片从设计服务到代工的全流程生态建设。

  集成电路方面,嘉定新城基本形成了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条,集聚了一批独角兽龙头企业,拥有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12个创新平台。生物医药方面,嘉定新城已形成“精准医疗”和“高性能医疗设备”产业名片,拥有“复旦”“瑞金”两大创新锚点,以及联影医疗等链主企业。

  在马陆镇和瑞金医院共同打造的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区,艾普强第一台国产质子治疗设备是与瑞金共同研发;联影的001号机是安装在瑞金先进影像研究院;微创和术锐都同时与瑞金成立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及培训中心……一系列产医融合的丰硕成果不断涌现,也成为证明医院与企业优势互补的生动案例。

  此外,生态宜居也是嘉定新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嘉定新城中央活动区,除了远香湖、嘉定图书馆、 保利大剧院等大家熟悉的嘉定“三件套”外,与之交相辉映的“远香文化环”正加紧建设,持续吸引市民游客打卡。

  围绕远香湖,远香文化环如同珠链一般,串联起“碟坞”“树之间”“湖之弧”“竹林雅筑”等10个建筑小品。上海嘉定新城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公司总经理潘都介绍,目前,“江南书局·疁城之瞳”、远香文化源驿站2个项目已于2023年11月18日启用;乔山健康文化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强大的产业功能“吸引人”,优质的生态人文环境“悦人心”,而完善的城市功能,才能真正“留住人”。

  走进位于嘉定新城的“有‘嘉’客栈”,整洁舒适的被褥床铺、安全无忧的住宿环境、贴心细致的欢迎标语,都让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在这个临时的“家”,入住者可以获得15天过渡性免费住宿。上海市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沈继良介绍,目前,全区12个街镇已全面启动“有‘嘉’客栈”建设工作,锦江之星、迎园饭店等17家企业签约成为“有‘嘉’客栈”,可提供1339个床位。

  朱效洁说,面临全市新一轮“新城发力”重大发展机遇,嘉定区将始终以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上海新城样板”为目标,一以贯之推进新城发展。(完)

  但同期,北京全市小学招生人数比上年小幅增加。尽管小学招生人数相对稳定,但出生人口减少大趋势下,幼儿园招生难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并会逐渐扩大和蔓延。传导到几年后,入学人数下降,也是大概率事件。

  在程晓陶看来,面对极端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内部,气象、水文、水利等各个系统要及时有效沟通。比如,降雨量多大、各条河流的流量是多少等,应急指挥部门整合信息后,要迅速将灾害的严重程度通知给社会。

  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调度了解震区情况,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决定启动国家地震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山东指导协助抗震救灾工作。

  7月29日,针对此轮华北极端强降雨,中国气象局已作出预报,并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一级应急响应。但现实中,极端暴雨的强度以及带来的危害,几乎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相较南方地区,很多北方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应对这种极端暴雨及其引发的内涝、洪水等方面更加薄弱。前述熟悉涿州市水利的人士曾去江淮地区一些城市调研,他注意到,当地会将通讯塔下的机房、供电的变压器等设置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但华北地区很少有地方这么做。

  有网友拍摄的视频显示,河道上建立了多个鱼鳞状半圆形状水坝,湍急的河水没过水坝,有人多人被水流冲走,视频中有人喊“快救人”。

连凯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