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粽”享国潮文旅好风情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12 21:53:02

  龙舟竞渡、粽叶飘香、香囊祈福、彩绳纳吉……端午佳节,浓浓的“粽”式风情让人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西安华清宫,宫殿园林衬托下非常容易出片,当一天“画中人”是一种不能抗拒的诱惑。不少爱美的女士穿上汉服、扮上古装,来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将美丽定格在红墙碧瓦间。

  在广东佛山叠滘水乡,激昂的“龙舟漂移”唤醒了无数人对非遗技艺和传统习俗的神往。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龙舟赛事文化IP的加持,广东佛山、湖北宜昌、湖南汨罗、福建泉州等一众“民俗小城”变身热门周边游去处。

  一顿烧烤、一碗麻辣烫、一座热闹的夜市……借助社交媒体产生裂变式传播,近年来一些非传统旅游热点城市接连“破圈”。当下很多地方都在思考,如何让流量的“泼天富贵”轮到自 己、通过文旅热带动经济发展?

  对旅游业来说,如果仅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层次,未免缺少了底蕴、发展后劲不足。只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文旅融合之路,山山水水才有了灵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才有了抓手。

  无论“国潮风”盛行,还是“新中式”走红,都说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火种传承不息、流芳百世,文化之光辉映古今中外,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富矿”,孕育着旅游业的新质生产力。

  过去,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老三样”;如今,又增添了“新三样”:穿汉服、看演出、体验非遗。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到沉浸式、体验式的深度游,十朝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旅游业新的灵感、新的动力;在吃住行游购娱之外,又带动文化演出、服装造型、创意设计等相关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过去,人们只知道“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一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让人们多了四季下扬州的理由。“5G+VR”赋能的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让观众仿佛置身船上,缓缓“驶”入千年运河长卷,如临其境般感受沿岸的市井风情、烟火气息……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让中华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动”出乐趣,带动文博热、非遗热、研学游持续升温。

  文旅市场“好戏连台”,让国人越来越爱走出家门,享受美好生活: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文旅融合之路正在我国越走越宽广。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2日6时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在过去24小时里,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51次空袭。俄军使用的逾40架无人机被击落。

  1963年,该院陈中伟医生带领团队经过8小时奋战,为右手腕完全切断的青年工人王存柏成功实施断肢再植手术。60年来,上海六院骨科在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领域,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据悉,迄今,六院每年实施1000多例断肢再植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5%以上。六院骨科的保肢团队累计诊治患者逾20000例,保肢率由先前的32.43%被提高到64.43%。该院专家还创建了一系列保肢新技术,推动了国际保肢水平的大幅提升。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漳州1月2日电 (记者 张金川)福建省漳州市政协主席吴文团2日表示,要积极探索优化疫情防控下拓展对外交往的方式,加强与港澳委员、侨亲侨胞、海外青年的联络联谊,筑牢友好根基,挖掘合作潜力,为建设中菲“两国双园”、融入“一带一路”赋能蓄势、拓展空间。

  当前,人类科技酝酿新的巨大变革,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但科技创新将在何时何地、会以何种方式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新一轮繁荣,目前仍是未知。

  近期水活动迹象

  由北京冬奥会激发的“冰雪消费”依旧热度不减。据悉,天津12家滑雪场元旦连市,各商圈推出冰雪嘉年华、“元气冰雪节”、冰雪潮街区等活动,吸引大批年轻人“打卡”。极地海洋世界“遇见极地·冰雪狂欢季”,并开业了京津冀地区首家海洋亲子主题酒店,为亲子游玩家庭提供跨年住餐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林佩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