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7 22:00:06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题:中国碳普惠工作进展显著 消费端减排仍潜力巨大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7日,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绿普惠发布《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碳普惠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 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碳普惠机制对于释放消费端碳减排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碳中和”框架路线图可知,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比为53%。2022年出版的“碳中和逻辑体系”一书指出,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已占全年碳排放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我国个人消费端的减排空间巨大。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说,生活消费端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从需求侧进行减排非常重要。鼓励通过碳普惠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以促进消费端减排。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张昕鼓励形成有效的碳普惠市场供给,拓展更多碳普惠机制方式,建立高质量的碳普惠体系。

  在相关顶层设计与政策指导下,碳普惠机制近几年在中国迅速生根发芽。报告称,尽管当前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我国碳普惠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碳普惠建设还面对诸多挑战,在场景标准开发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完)

  谈及文旅从业者如何积极备战春节“黄金周”,孙小荣建议,文旅企业、商户、景区等在春节期间不要盲目追求大投入,而是在轻业态、微业态以及灵活性、创意化产品的创新供给上做足内容,提供更加符合当下消费者喜好的创意化场景体验,如营造“一家人围炉煮茶”“一家人旅居乡间”等符合家庭体验的温馨场景。

  随着春节临近,各大年货市场人头攒动,记者走进乌鲁木齐市北园春市场看到,各色年货琳琅满目,带有福字的毛绒兔子、印着兔子图案的春联、剪纸摆放在摊位上,随处可见的兔元素年货带来浓浓年味,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

  四是绿色消费更受青睐。绿色健康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有机食品、健身器材、户外运动用品等绿色健康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月上旬,重点零售企业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2.8%。

  为防止因生活困难造成的返贫风险,山西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水平,从2021年的5658元提高到2022年的6209元,提高了551元、9.7个百分点。

  就业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为稳就业、保民生,湖南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拓展就业空间,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目前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2年,湖南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5%。

  下午3点左右,徐州市泉山区火花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洪波来到雨润市场走访调研春节物资供应情况。陈洪波说,为保障民众安乐祥和过节,火花街道与雨润市场做好实时对接,加强节日期间市场的巡查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民众春节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消费安全。(完)

李平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