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特色主题馆开放 文化综合体再升级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4 17:29:36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 徐婧) 北京城市图书馆中的非遗文献馆/地方文献馆、古籍文献馆和艺术文献馆三大特色主题馆22日开放。此次开放的三座“馆中馆”均位于“森林书苑”的“书山”之中,随三馆开放,北京城市图书馆这座多元文化综合体将为读者带来更多阅读体验。

  非遗文献馆位于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层东南侧,以“非遗文献”和“ 北京地方文献”为特色,利用文献可视化技术,结合主题展览、沉浸阅读、互动体验等形式,营造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主题氛围。

  该馆收录的非遗文献覆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领域。今年,非遗文献馆特别推出“应运而生 典亮非遗——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结合馆藏非遗文献,以大运河为线,从口头传说、节庆民俗、表演艺术、中医武术、传统技艺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京津冀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彰显三地深厚历史底蕴。

  位于西山体二层的古籍文献馆秉承“保护、传承、创新”的建设理念,打造集古籍收藏、阅览、展示、体验、阅读推广于一体的主题场馆。这里装饰风格典雅素净,纸墨之香与樟木书柜的芳香迎面而来,读者在此翻阅历史长卷,可沉浸体验古韵新生。此次开放的服务空间有历史文献阅览、中华经典传习所、研讨室与白河驿。

  其中,历史文献阅览位于古籍文献馆南部,《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等新印古籍和古籍类工具书、专题图书以及各类古籍数据库资源供读者在馆阅览。阅览室配置仿明式家具营造古人书房景致,让读者切身体会古人读书雅趣。

  中华经典传习所推出“纸上千年”智慧展陈,以中国古代书籍发展史为时间轴,从书之源、书之盛、书之藏、书之修等角度,融合传统展示形式和AR、VR等数字交互方式,生动展示古籍修复知识和技艺。这一区域还设有传统文化教室、修复材料展示区、古籍修复体验区等,读者可参与古籍修复体验、典籍精读等特色活动。

  东山体二层的艺术文献馆兼具各类艺术形式,融文献阅览、展览展示、艺术体验、艺术创作、沙龙活动、美育普及于一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专业声音场域和优质视听体验,是活化馆藏、开展社会美育的公共文化新阵地。

  艺术文献馆设有黑胶殿堂、艺术沙龙、北京声音馆、艺术文献阅览等区域,馆藏资源以黑胶唱片为主要特色,同时配有艺术理论、美术设计、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和影视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图书资源,其中不乏图册、画集、摄影集等大开本典藏级图书。

  在黑胶殿堂,主展墙展示着1903年至1964年以“北京的旋律”为主题的72张馆藏珍品老唱片。读者可在线上、线下预约6台黑胶唱机,现场选听千张现代黑胶。

  北京声音馆通过文化艺术展览,让声音以“看得见”的形式传播,同时打造了“声游北京”首个北京声音数字资源平台,独家上线北京民歌,将北京传统音乐全新采录,以数字化方式展现北京文化。(完)

  密苏里大学犯罪学家理查德·罗森菲尔德称,美国几十年来,即20世纪初到新冠疫情开始前,汽车盗窃案件数量一直呈直线下降趋势。然而这种趋势自疫情开始时出现逆转,“严重的盗窃情况一直持续到2022年底,且没有缓解迹象。”CCJ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30个主要城市的汽车盗窃案数量比上一年增加37560起。

  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模仿的不夜城,包括大宋不夜城什么的。但是西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西安本来就是古都,有文化底蕴,其它那些模仿的估计也不会超越。

  而最燃的人生莫过于披坚执锐,精忠报国,看旌旗猎猎,战鼓雷鸣。本期情景共答题历朝历代的武士们现身于舞台,讲述属于他们的万丈豪情。

  公园微度假、乡村游引领消费潮流

  |联播+|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兔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同能源保供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乡村旅游等实体经济从业者进行视频连线。

  浙江是中国数字经济强省,聚焦创新深化,该省提出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在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加快构建过程中,要往“高”攀升、要向“新”进军、要以“融”提效。以“高”为例,浙江今年将超前布局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群。

关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