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5 22:22:14

  202 3年度国家科技奖授奖刚刚揭晓——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

  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

  基础研究领域重大成果持续产出,自然科学奖连续9次产生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方忠研究员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荣获2023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在拓扑电子材料计算预测方面取得重要科学发现,推动我国拓扑物态研究领域站在国际最前沿。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卫生、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厚积薄发,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继2001年度王选院士获奖之后,再度出现“60后”——2023年度最高奖获得者之一薛其坤院士61岁,是历年最高奖获得者中最年轻的一位。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完成人占比40%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奖中,45岁以下完成人超过一半。

  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各省份设定的增速目标,体现了经济大省和有条件的省份勇挑大梁,力争为全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好基础开好局的担当。同时,也说明当前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和回稳态势,各地区正抓住机遇期、攻坚期奋力冲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此外,也统筹兼顾考虑到促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合理区间的要求、完成“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为各领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的要求。

  一台相机、四块背景板、几捧鲜花、一套西服,有时还有些零食水果,这就是余盟“支教照相馆”的全部家当。

  2021年6月,我国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2022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将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国范围。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一年多来,投保人数超过25万人,其中包括4.7万名新产业、新业态劳动者和各类灵活就业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缓解老年人“第一公里”出行难题上,加速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北京,还有一个重要优势——数字化平台企业多,数字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事实上,这方面已有不错的探索。如2021年4月起,北京部分社区开始与出行服务平台合作,在社区内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将扫码打车服务引入老年人生活区,帮助本社区老年人在第一公里内即可获得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

<strong>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城乡低保扩围增效</strong>

  杨渊凯不想因为年龄、距离和爷爷奶奶之间产生隔阂,“不想他们被时代抛弃,希望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着他们。现在吃饭的时候大家经常玩手机,爷爷奶奶也不知道晚辈在手机里忙些什么。现在教会他们之后,他们其实特别开心,能知道晚辈在做什么、想什么,还可以加入讨论。”

陈佳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