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

来源: 新浪财经
2024-05-31 15:45:30

  中新网重庆12月28日电(肖江川)28日 ,2023第七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举行。本届诗歌节以“长江之歌·诗盛三峡”为主题,旨在深度发掘、保护和传承中华诗词文化。

  奉节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古称夔州,因旌表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奉公守节”“临大节而不可夺”而得名。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到过奉节,并留下大量经典诗篇。因此,奉节也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城”荣誉称号。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代诗人刘禹锡贬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期间,深受当地民歌感染,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竹枝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把巴渝民歌变成一种诗体——竹枝词,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写作样式,对后世影响极大。如今,起源于古代夔州的竹枝词是奉节的一张靓丽名片。

  诗歌节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精彩演讲,介绍了竹枝词在两岸的发展情况。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竹枝词作为一种诗体,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对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文地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奉节县人民政府县长巩义胜表示,近年来,奉节县大力推动诗词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我们全力培植诗书情怀,大力推动诗词教育和诗词普及,编辑出版《夔州诗全集》《天地诗心》等刊物,常态化开展‘诗词六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进院坝)活动,让奉节人民‘腹有诗书气自华’”。

  “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中华诗词学会驻会顾问罗辉表示,中华诗词学会将持续关注奉节诗词文化建设,继续支持奉节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全力助推“中华诗城”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完)

  <strong>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助航灯光机务员 乔昱翛:</strong>我们尽量保证这一排的灯亮度一致,否则飞行员在空中看就会给他一个高低起伏的错觉,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色彩在这里交织缠绵。

  不过,据记载,岳飞后背有“尽忠报国”四个字,深入肤理。有说法称,这四个字是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精忠报国”。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9/2679516137.png" alt="一线调研丨浙江宁波:冲刺开门红 首批11家外贸企业跨省招工" />

  (五)市场监管部门应依法规范使用食品快检。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保障等现场检查工作中,依法使用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抽查检测。对食用农产品快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检方法。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的实验室检验,不能用于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

  发达的产业也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昆山全市常住人口为2092496人,位居中国各县域第一。十年共增加447636人,增长27.21%。第一财经记者根据《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数量发现,昆山的省外流入人口达到了78.3万人,位居第二,占昆山常住人口的37.4%。同时,昆山常住人口中,还有32.4万人来自省内其他县。两部分合计达到了110.7万人,占昆山常住人口比重过半。

蔡茜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