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青年相聚彩云之南:用新思维、新方式保护世界遗产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14 14:01:05

  中新社云南弥勒6月14日电 (陈静)“年轻人要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方式保护世界遗产,比如数字化、自媒体传播等。”13日,来自马来西亚的短视频博主罗甲芳在2024国际青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对话系列活动上分享自己与世界遗产的故事,表示想通过镜头把世界遗产的魅力展现给全球观众。

  当日,来自中国、俄罗斯、南非、巴基斯坦等近2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媒体记者和青年齐聚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分享独到见解,并将参访红河哈尼梯田,了解梯田生态保护及乡村旅游发展,调研阿者科村传统村落保护、民族刺绣、哈尼古歌等。

  罗甲芳回忆,“9岁时,刚学会使用互联网的我搜遍全网旅游攻略,做好行程,在父母陪伴下走遍了历史名城马六甲与乔治城的各个博物馆及古迹。”此次红河之行,她计划以小众旅游目的地游记的方式记录见闻,让更多人了解云南、了解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首次到访云南的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已在中国工作生活13年。他了解到许多中国青年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令他感触颇深。

  “年轻人有更新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他们把传统文化融入景区、民宿,把古老的东西变得更有活力,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太棒了。”方浩明说,“我的故乡伊拉克的古巴比伦王国有5000多年历史,很遗憾没能得到很好保护。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财富,不管来自哪个国家,我们都应携手保护它们。”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农耕文明为主题的活态世界遗产,千百年来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哈尼梯田文化。“Z世代”哈尼族姑娘杨钰尼生长在红河哈尼梯田边,深受梯田农耕文化和歌舞文化的滋养。读大一时她就在家乡红河县筹办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青少年儿童美育艺术教育工作。

  9年来,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累计培训学员3000余人,“非遗进校园”“送艺下乡”志愿服务覆盖红河州百余个乡镇,上千个乡村 。

  “四季生产调、乐作舞等都是梯田农耕生活的艺术化体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杨钰尼说,把年轻人喜爱的元素融入传统文化,将吸引更多人了解哈尼族文化、哈尼梯田,从而更好地保护它。(完)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向全党同志提出谆谆告诫。

  为应对瑞典、芬兰加入北约的不利地缘战略环境,俄还将恢复2010年前的莫斯科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在俄西北部增加部署新的武装力量,以及全面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作战和战斗训练措施。

  “一想到回家心情就很愉悦,感觉今年的年味特别足。”来自重庆的赵先生带着家人启程返乡,“我觉得今年春节回家的人会比较多,所以选择错峰返乡,提前买了回家的票。”他说,今年春节假期除了常规的走访亲友外,还会在家乡待久一点,“我想好好地走走自己的家乡”。

  四是走在承接资金要素向企业集聚的前列。促进各种资源特别是金融资源更多向企业集中,构建以财政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科技投入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

  据悉,首阶段“通关”将开放7个口岸。根据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7日下午6时,超过41万人预约过关前往内地。

  “我用手中的刻刀刻画出衡水湖的青头潜鸭、斑头雁等100种鸟类,让人们认识衡水湖、了解衡水湖。大家行动起来,一起守护鸟类的天堂,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家园。”刘建国说。

张智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