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业态涌现 河南如何“突围”培育“消费+”?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3 22:51:14

  中新网郑州1月12日电(记者 韩章云)当前,新零售、沉浸体验式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大背景下,河南如何培育“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1月12日,新出炉的《河南流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当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河南流通发展报告(2024)》出版宣介暨“恢复和扩大消费”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报告》以“恢复和扩大消费”为主题,多角度提出恢复和扩大消费、加快河南省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报告》指出,2023年河南全省流通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前9个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745.9亿元,同比增长5.0%。同时,文娱类消费快速复苏,前9个月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27.2%。物流、电子商务、对外贸易等均稳中提质。

  《报告》也指出,河南省流通业还存在线上线下融合深度不够、跨界联动发展不足、流通创新有待加强、影响辐射力待提升等问题。疫情之后,消费者更趋理性,追求“高质优价”,对河南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近几年国内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露营热满足消费者“微度假”需求,汉服热催火古城游,“村超”则依托体育运动带火乡村游……这些新的消费热点为“消费+”开辟出更多路径。

  《报告》建议,河南以“消费+”为导向,推动商文旅体展等跨界联动,依托城市地标、旅游景区、重点商圈推出一系列主题活动和精品项目,强化旅游推广、做大做强体育经济、提质会展经济、发展口岸经济,实现消费引流、消费互促。

  “可以借鉴成都开展主题消费活动的做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河南 省社会科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高级经济师任秀苹表示,当前河南还需培育更多新消费场景,可以植入少林功夫、黄河、豫剧、火车等河南特色文化要素,提升河南新消费场景的知名度、影响力。

  任秀苹还建议,充分发挥河南省交通区位优势、文旅资源优势和人口规模优势,加快培育一批“河南造”“小而美”消费品牌,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提升河南省流通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完)

  今年春节期间,越秀公园延续春节赏花灯的传统习俗,在正门、东门和主要园道,布置数组绚丽多姿、年味十足的大型花灯,样式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有玲珑剔透的《宫灯耀福》,有栩栩如生的《玉兔迎春》,有吉祥如意的《荷花映日》,还有高8达米的喜庆桔子树和数百个灯笼装扮的祝福长廊,现场一步一景,一景一画,巍峨绚烂,营造一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城市美景。

地面往往积雪不化

  赵玉学忘不了,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在乡亲们的迎客歌声中,总书记走到大家中间说:“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云南腾冲司莫拉佤族村,习近平总书记同李发顺一家六口围坐在一起,关心地问:“老人家身体都挺好吧?看病有没有保障?”

  “商业养老金锁定账户好比是‘保险箱’,为客户妥善保管长期养老储备;持续账户则是‘零钱包’,在储备同时兼顾客户教育、赡养、购房等当期流动性诉求,临近领取时‘零钱包’储备也可转入‘保险箱’。”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中国女足亚洲杯逆袭夺冠,主教练水庆霞说,亚洲杯踢得好,最主要原因就是精神层面做到“铿锵玫瑰”的不言弃、不放弃,“球可以输,但人不能输”。女足的拼搏精神,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

节振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