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氢能对话“业主方”并在2024第二届国际电解槽技术创新大会做主题演讲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4 18:18:37

  6月13日-6月14日,明阳氢能参加“2024第二届国际电解槽技术创新大会”。此届会议聚集产业链专家学者、企事业高级决策者、院所、金融机构等,共同探讨电解槽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降本路径、瓶颈挑战以及未来展望。

  明阳氢能副总裁及总工程师杨成玉先生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并与国家电投、国核电力、中能建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电解槽设备在绿氢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与挑战。

  动态制氢模式下碱性电解槽的主要挑战

  自十四五以来,我国的氢能政策框架逐步完善,氢能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绿氢发展备受行业关注,在绿氢制氢端的技术路线以碱性电解水制氢路线为主,在当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情况下,电解槽作为制氢环节重要设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明阳氢能主营制氢电解槽、发电燃料电池等核心氢能装备,拥有成熟完备的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会上,明阳氢能就碱性电解槽动态制氢模式下的相关挑战暨明阳氢能的应对之策进行了分享。

  在动态制氢模式下,碱性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会受到电流密度、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何提高碱槽的能源转化效率,避免关键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衰减,提高整体系统稳定性与系统监控预警将变得至关重要。

  明阳氢能的电解槽建模仿真分析的实践性应用

  针对动态制氢模式下碱性电解槽的主要挑战,会上明阳氢能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与效果评估。特别是在如何优化设计提高效率与稳定性、强化设备维护管理以延长使用寿命、提升系统安全防护等级确保安全可靠方面,明阳氢能就自身产品特性进行了重点介绍。

  明阳氢能将理论研究融入实践创新中,并首次以量化分析方式进行应用讲解。利用电解槽建模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结果可靠。通过对不可逆的变量设定,将欧姆损耗、工作温度、电压等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建模并细化生成多因子物理场模型,并对电、热和氢/氧气生产子系统之间耦合的物理机制进行阐释。

  在理论应用上,明阳氢能还对实际运营数据的多种重要参数进行重点阐释,针对不同影响因子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案例还原。此外,在如何对绿色制氢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方面,明阳氢能的电解槽建模仿真分析技术更是起到积极作用,为未来的无碳经济奠定结实基础。

  会上,明阳氢能还进行了电解槽产品的系列介绍,对不同电流密度、不同产品结构的性能进行重点介绍。值得一提的是,与同等级设备相比,明阳氢能超高紧凑型设计更降低了产氢能损。在大规模制氢项目的应用中,明阳氢能可为客户在单位产能设备投资减少三成以上,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又极大程度地实现了降本增效,为平价绿氢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圆桌会议:对话“业主方”

  国家电投相关领导主持了“电解槽设备在绿氢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与挑战”圆桌对话。明阳氢能同国核电力规划设计院副院长、中能建领导、中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领导进行了共同探讨。

  风能、光伏等新能源不稳定性如何与化工领域相结合,如何实现电解槽稳定的原料供给,如何看待风光储氢一体化大型化难点与痛点,电化学的前沿精细性如何与应用端规模化相融合,产品定位障碍与认证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有效消纳与项目落地的经济性等问题成为本次对话的主要方向。

  而电解槽对上下游的衔接,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结合绿氢项目,明阳氢能进行了经验分享,在经济性与降本增效方面,明阳氢能电解槽系列产品优势显著。

  明阳氢能主营制氢电解槽、发电燃料电 池等核心氢能装备,致力于打造卓越的“电-氢-电”全流程低成本循环高效长时储能解决方案,全力推动氢能产业链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创新实践,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服务于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目前,明阳氢能具备超2GW的制氢电解槽生产能力并已完成A轮融资。

责任编辑:何俊熹

  据悉,盛事委员会向特区政府就吸引文化艺术盛事在香港举办的策略提出建议,就文化艺术盛事基金(盛事基金)的运作提供意见及协助特区政府审议盛事基金下的申请。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7日电 (邓有林 郭超凯)2023年春运于1月7日开始。记者从北京铁路公安局获悉,自1月7日至1月16日,春运10天来该局共破获各类案件104起,刑事拘留2人,行政拘留11人,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0人,帮助旅客找回遗失遗落行李物品170余件,价值32.2万余元。

  为了让党建责任压紧压实,中国绿发编制公司党建工作“十四五”规划,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党建工作描绘了“施工图”;制定“党建引领保障深化年”方案,推动全年党建工作落实落细;创新党建工作责任考评方式和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在压实责任上见实效。

  (一)下级党组织具有审批预备党员权限的;

  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随着河湖长制‘进村入户’,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河湖也成了村里的风景线。”党海伟说。

江佳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