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国高速动车组,首进欧洲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6-09 07:34:13

  据香港“橙新闻”网站6月8日报道,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6月7日消息,塞尔维亚当地时间7日12时(北京时间7日18时),中国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这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对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取得重大突破。

  报道称,此次亮相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是国铁集团组织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中塞双方铁路部门达成的合作共识,基于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平台为匈塞铁路量身定制。其结合塞尔维亚当地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以满足匈塞铁路跨境运输需要,并将于2025年底在匈塞铁路投入使用。

  这是6月7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新华社发)

  据悉,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为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全长约103米,采用4辆编组,设一等座车1辆、二等座车3辆,总定员250人,动车组配置动力电池,在无电区域仍具备自主续航能力。

  其车体外观呈流线型,采用塞尔维亚国旗色“红、蓝、白”三色涂装,车头侧面黑色区域造型提取了塞尔维亚国徽双头鹰元素。内装色彩与车外造型相互呼应,氛围灯、智能座位显示等细节体现动车组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报道称,匈塞铁路连接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线路全长341.7公里,其中塞尔维亚境内长183.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

  报道表示,匈塞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匈塞两国首都 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至3小时,将极大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匈塞两国互联互通、扩大经贸合作交流,对深化中欧互利合作、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具有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王其霖

  庄辞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因此,理论物理所90%以上引进的人才都有“人才帽子”,比如“优青”“杰青”或“百人”“千人”,这些都是分属基金委、中科院、中组部的人才项目,3~5年内会“自带”几百万元的经费。如果没有这些“匹配经费”,仅靠研究所自身,很难让科研人员组建研究团队和维持相对体面的薪资水平。即使如此,目前理论物理所的现状仍是:很多科研人员根本招不起博后,项目经费较充裕的人一年可能也仅能负担一名博后的费用。

  王贻芳指出,当下,以竞争性项目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体制中,科学研究的一切组织事宜由政府的项目管理官员来控制,他们拥有立项、组织评审、审批等权力。这种管理体制相当于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课题组,完全忽略或跳过了关键的中间层——科研单位。这与大多数国家的科研管理模式不太一样,没有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和专家的作用。“本质上其实是不相信科学家。”他说。

  在中国提出有关乌克兰危机的中方立场以后,国际社会其实对中国之劝和促谈是高度期待的。特别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之后,欧洲一些国家更多的人相信中国的诚意,以及中国的能力。

  谈起帮人寻亲打拐,申军良总会说:这条路我走过,这种煎熬我太能体会了。每次看到他们还在路上,就会想到原来自己吃过的苦。看到一点点希望,感觉就像救命稻草一样,所以想尽一点微薄之力,尽量帮帮他们。

  依旧没有现成的教程,王印和其他老师一起研究,还邀请孩子们出谋划策。这是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探索,需要大家共同想办法。有孩子提出可以尝试用拉链结构,有人建议借鉴发条原理,还有位小男孩说可以借助一级火箭的分离拉落助推器的伞帽,无需增加额外的结构,还能保证水火箭的重量不再增加。

  申军良再次将“梅姨”画像拿给老汉辨认,对方回复“她长得很胖,脸圆,这个不像”;申军良追问“梅姨”的年龄,被告知“现在应该五十多岁”。至于最后一次见到“梅姨”的时间和具体情况,老汉也记不清了。

白静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