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火星都有磁鞘射流 最新天文研究发现木星磁层中也存在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2 07:10:38

  此前所知,地球和火星都发现 有磁鞘射流,最新在木星磁层中发现,或能增进天文学界对磁鞘射流在不同行星环境下如何形成以及它们对行星磁场潜在影响的了解。

  据该论文介绍,磁鞘射流是一种发生在行星磁层(围绕行星受其磁场支配的区域)外层的等离子体,动压高于周围的等离子体。研究地球磁鞘射流的形成和影响,对理解影响卫星运作和通讯的空间天气事件十分重要。科学家最近在火星磁鞘也有发现这些射流,并认为水星可能也有。不过,因为数据有限,这种射流在其他行星磁层的存在尚不明确。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沈超教授和同事与合作者一起,通过分析美国航空航天局“旅行者2号”探测器1979年最接近木星时获得的探测数据,检测到木星磁鞘的三个射流,在弓形激波(超音速太阳风于此被加热并被木星磁层减速)下游,其中,一个射流朝向太阳方向,两个与太阳方向相反。

  研究团队分析比较了木星与地球和火星磁鞘中检测到的射流,发现这些射流大小与弓形激波大小成正比。随后,通过进一步分析美国航空航天局“卡西尼”土星探测器任务的数据,还发现有证据表明土星磁鞘可能存在日向射流。此外,他们对水星和土星磁鞘中可能存在的射流与其他行星的进行比较,认为这些射流可能在太阳系行星磁鞘中普遍存在。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2003年,作为中国科研体制改革“试验田”的北生所开始筹建,其目标是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王晓东是北生所第一、二任所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北生所目前每年能获得2.5亿元的稳定经费支持,分别来自北京市、科技部和清华大学。北生所实行理事会下的所长负责制,行政、财务完全自主。

  与全国其他城市类似,淄博房地产市场也曾经历过辉煌时期。2017年,淄博的楼市异常火爆,核心区域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但自疫情暴发以来,淄博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入市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并陷入价格战。

  据当地媒体武汉晚报报道,五一期间,武汉市的导游非常紧俏,团期都已经安排满了。湖北金牌导游杨飞虎介绍,其负责的工作室有100多名导游,五一期间将全员上阵,“我自己都得上阵带团,实在是导游不够用”。

  父子之间的交流也一点点变得顺畅、自然。申聪考上职高后住了校,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每次给申军良打电话,总能聊上很久,“生活,家里事,想起啥聊啥”;申军良和晓莉出去忙,申聪也会带着弟弟打扫卫生,提前做好饭,时间一到,电话就打了过来:“爸爸中午回不回来呀?”

  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个别政客和媒体对所谓“中方干涉加内政”的炒作是失败的。尽管有加情报部门不断炮制虚假报告进行精准投喂,这几个政客和媒体也非常卖力,但就一个话题渲染炒作了几个月时间,仍然未能在加拿大掀起他们期待中的风浪。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们始终拿不出有说服力的真凭实据,而加拿大多数民众也不像他们以为的那么好糊弄。

谭平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