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糖社交”渐成时尚 “Z世代”热衷把“糖”留给自己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1 15:25:51

  中新网济南6月20日电 题:“零糖社交”渐成时尚 “Z世代”热衷把“糖”留给自己

  作者 李明芮

  “我喜欢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不产生过高的社交期望值。‘零糖社交’刚好满足了我把社交变为轻松、自由的体验。”“95后”上班族于現说,“零糖社交”并不苦,他只是希望把“糖”留给自己。

  “零糖社交”,泛指当代年轻人在社交中保持一定距离和独立性,不想过度依赖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方式。据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社交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平均2个知心好友,在面对“和朋友相处的最理想状态”这一问题时,有54%的年轻人选择“经常联系,但也有自己的独处空间”。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交需求变得越来越复杂,有时我会疲于应对。”“95后”设计师黄梓熙告诉记者,“零糖社交”让她简化社交关系,减少社交成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社交对象,而不是被传统社交中的“情感维系”“面子思维”等约束。“尤其是在创意无限的设计领域,通过‘零糖社交’,我不仅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激发创作灵感。”

  “我们这届年轻人更懂得讨好自己,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展开舒适的社交。”“00后”大学生郑语彤(化名)告诉记者,她和身边的朋友都希望能主动掌控日常社交的方式和节奏。“我们认为‘零糖社交’是重视边界感和私人空间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交压力,既简单纯粹,又清爽不黏腻。”

  记者浏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现,“零糖社交”并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通过“人机互动”这一创新方式得到进一步实现。特别是在当代年轻人感到孤独时,虚拟人、虚拟偶像等数字化角色为他们提供了陪伴与交流的途径,使得“零糖社交”的概念得以在虚拟世界中延伸和丰富。

  “喜欢‘零糖社交’是年轻人追求‘悦己’的表现。”在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看来,在学习或工作忙碌的情况下,当代 年轻人更愿意追求交往成本低、轻松新潮的交友氛围,而“零糖社交”的出现强调了交际中的自主与独立,让社交成了无负担的生活体验。“年轻人乐在‘零糖社交’中放松,实现忙碌生活给自己找点‘糖’的愉悦感。”

当时,网易还在“宇宙中心”五道口,没有搬到后厂村,公司附近到处都是吃的玩的。每周五下午4点,落原和编辑部同事开周会,开到6点去五道口的一家咖啡馆打牌,牌局散场去吃宵夜喝酒,第二天睡醒,再踢一场12点到14点的球。几年时间里,这几乎是网易体育一群足球编辑们的固定行程。

吴金贵表示:“我跟巴索戈讲,虽然跟巴西、瑞士和塞尔维亚队他们一组,但那又怎么样呢?原来在申花踢球的马丁内斯在世界杯上进了两个球,你为什么不能呢?”

原标题:世界杯开赛,体育场里看花样

但是?世界杯期间暂居第二

英格兰一向有着到大赛就掉链子的传统,纸面实力出众,但到世界杯、欧洲杯这样的比赛就是不行。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给球迷们带来惊喜,紧持到最后直到举起大力神杯。

这道“送分题”出自1978年全国高考,那时不少考生为这个压根没听说过的城市犯了难。

王君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