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港口引领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07 15:48:39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以来,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节节攀升,一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动我国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引领水运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型的“现代南安普敦”轮靠泊天津港北疆港区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码头以209自然箱/小时的作业速度再度刷新船舶所在航线的全球效率纪录。港口作业高效能持续释放,这得益于刚完成全国产替代更新升级的管控系统。

  作为全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设施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已达到世界前列,这直接带动港口的高效运行 。今年1—4月,天津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达739.5万标箱,同比增长6.2%,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颐和园还将举办迎春文化展览,游客既能尽享冰上运动的乐趣,也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完)

  焦雅辉也提到,要充分发挥县医院龙头作用,做好包括床位、设备、设施、人员准备,提升重症救治能力;依托已经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所有城市三级医院分区包片,与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建立城市与县域之间支援和转诊机制以及绿色通道,确保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够及时转诊、收治。

  浙江省政协委员,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宁波市委会主委,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陈为能提出,各级政府可以在改善营商环境工作中持续发力,增加政策的可预见性。“比如环保政策总体趋势越来越严格,但是新政策实施需给企业一定的过渡期,避免急转弯;又如通过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惠企政策免申报即享;再如建立特定条件下的企业容错机制,对于企业非主观故意且尚未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一些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首次发现可免予行政处罚等。”

  ——推进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制修订《防震减灾法》和配套法规规章,编制出台地方防震减灾法规建设指导目录。推动完善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基层防震减灾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新时期群测群防工作模式,统筹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体系落实。强化公众主动参加应急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的政策措施,共建共享体验馆和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公众提升防震减灾综合素养和防震避险应急能力。

  过去一年,重庆市制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值增长36%,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超过5000列,预计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8亿美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

  在航道建设方面,沈丘加快推进航道升级,两千吨货船畅行无阻,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合作新建沈丘码头,打通了内蒙古、山西、陕西与长三角经济区之间的能源通道。

黄姿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