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稿)香港金融发展2023:挑战中展现韧性与实力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6-02 10:31:08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电 (记者 戴小橦)2023年是香港走出3年疫情后的发力之年,虽然经历挑战,但香港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创新能力,以及积极的应对举措,稳定了金融发展基础,展现了韧性与实力。

  对于近期有论点称香港变成“国际金融中心遗址”,专家普遍表示,这样的说法站不住脚,从客观数据来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充满利好因素。

  国际金融中心具韧性 香港资本市场寻求新发展

  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环球经济前景不明朗,地缘政治情况不稳等宏观因素,无可避免地制约了香港金融市场,特别是现货股票交易及首次公开募股(IPO)首发融资金额的短期表现。但香港金融市场根基稳固,韧性十足,不少业务仍继续录得增长。例如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于今年10月底为30.8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4万亿港元回升17%。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蔡永雄表示,香港过去几年的经济表现受疫情影响呈现整体收缩状态,但今年恢复全面“通关”后,重回世界舞台,“2023年是新增长周期的开始”,他预计香港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将分别为3.3%及3.5%。

  蔡永雄认为,美联储最快明年6月开始减息,“将会让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更加活跃。”他相信,这有利于香港楼市气氛好转,港股反弹,IPO市场也将逐渐恢复正常。

  互联互通持续推进 数字人民币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和世界的桥梁,为国际投资者提供大量投资机会。”蔡永雄表示,香港与内地经济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

  当中最大亮点是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交易模式,投资者能够无缝转换以港币和人民币上市的股份,这种新的交易模式与“扩容互联互通”的政策组合,扩大了人民币双向跨境资本流通通道,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

  另外,作为数字人民币在内地以外首个跨境试点,香港数字人民币业务亦迈向新发展阶段。中银香港副总裁邢桂伟表示,该行成功支持试点企业在跨境大宗商品贸易中,首次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为内地与香港企业客户间的数字人民币常态化往来支付奠定基础,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展现国际性魅力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机会

  加强与内地金融市场的合作的同时,香港资本市场以其韧性和创新力,吸引了国外市场的持续关注。继亚洲首只沙特阿拉伯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在港挂牌上市,沙特阿拉伯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亚洲峰会亦选址香港,主办方直言是看中香港的国际化优势,以及为内地以至整个亚洲地区发挥商业及服务枢纽的作用。

  如许正宇所说,“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一座高楼或一块石碑,施加压力即可使之倒下。”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的独特地位, 特区政府、监管机构和业界的长期耕耘,以及国际投融资者的口碑,香港有信心、底气和能力持续建设一个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国际金融中心。(完)

  高质量发展

  1月5日,君实生物、百济神州等均告诉红星资本局,针对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需遵守保密规定,不便告知。

  “2022年下半年,海外市场表现尚可,不过不同国家市场的运营模式区别也挺大,总的来说定价换成人民币都只高不低,但有些国家人力成本也很高。”文远表示。

  英国《独立报》称,这并不是麦卡锡第一次角逐众议院议长一职,2015年时任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辞职后,麦卡锡曾参加竞选,但随后宣布退出并导致投票被推迟。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要有一股敢打必胜的精神。”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魏建明有了更深的体悟,“无论岗位在哪里,对胜利的渴求始终没有变。”

  旅行服务进出口继续恢复。1-11月,旅行服务进出口7580.5亿元,增长8.2%。剔除旅行服务,1-11月服务进出口增长16.9%,其中出口增长16.4%,进口增长17.5%;与2019年同期相比,服务进出口增长51.1%,其中出口增长65.7%,进口增长36.8%。(中新财经)

郑惠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