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换帅:苟轶群接任CEO,杨利娟转任特海国际CEO转战海外市场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22 09:56:10

  海底捞时隔2年多再换帅。

  6月21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6862.HK)发布公告称,杨利娟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苟轶群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上述高管变动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21日晚间,海底捞旗下海外业务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特海国际,9658.HK;HDL)发布公告称,杨利娟已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统筹特海国际的管理和战略发展,该任命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截至6月21日收盘,海底捞报15.1港元/股,跌1.69%;特海国际港股报12港元/股,跌2.76%。

  新CEO此前负责投资业务,原CEO将再战海外“硬骨头”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杨利娟和苟轶群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加入海底捞,都是海底捞的第一代管理者。在杨利娟上任之前,现任海底捞董事长的张勇在2018年1月17日至2022年3月1日担任海底捞CEO。

  公告显示,苟轶群今年51岁,自2000年1月起为海底捞的关键成员,拥有超过24年的行业及管理经验。苟轶群在海底捞任职期间,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在被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之前,苟轶群为海底捞副总经理并负责投资业务。

  此外,苟轶群曾于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以及自2023年2月起担任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蜀海”)董事长一职;于2013年10月至2018年3月担任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颐海国际”,1579.HK)非执行董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担任其董事长,并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担任其薪酬委员会成员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担任其审计委员会主席。

  “与杨利娟一样,苟轶群也见证了本集团的发展,对本集团的战略方向、经营环境、管理理念及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理解。彼于战略决策、企业管理、供应链监督及合作发展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实属带领本集团进行转型的理想人选。”海底捞在公告中指出。

  而出任海底捞CEO两年多的杨利娟,将肩负起海底捞的出海重任。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杨利娟于1995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岗位开始,前后担任过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2021年8月24日至2022年2月28日,其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1日,杨利娟被正式任命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

  “杨女士在担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期间展示出卓越的领导与决策能力。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杨女士带领集团达到且超出预期地成功及时完成了‘啄木鸟’和‘硬骨头’计划。在其指导下,本集团实行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及数字化考核方针并有序、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本集团如今健康发展及可持续增长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杨女士的领导,其领导才能赢得了来自全公司从董事会到员工以及股东的全方位认可与赞誉。”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

  啄木鸟计划是2021年底海底捞开始实施的关停计划。据行业人士透露,作为“啄木鸟计划”领导者的杨利娟,一直扮演重要的运营管理角色。服务员出身的她,在海底捞任职超27年,是海底捞走出四川、开拓全国市场的关键人物,也是海底捞推行“连住利益,锁住管理”制度的负责人。

  在杨利娟任职CEO期间,带领海底捞穿越疫情周期,在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并在2023年实现44.95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74.6%,营收为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

  如今,在中餐出海成为行业大趋势的背景下,杨利娟被任命为特海国际CEO,再战海外“硬骨头”市场。特海国际在其任命公告中称,杨利娟曾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成功布局,打下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

  今年5月17日,特海国际(HDL)美国存托股份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正式上市,此次赴美双重上市,距离特海国际登陆港交所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资本市场也表现出对中式火锅出海的信心,赴美上市首日特海国际盘初暴涨48%。

  据此前财报显示,特海国际自2012年在新加坡开设第一家门店以来,截至今年一季度,已扩展至遍布四大洲13个国家的119家自营门店,“董事会相信,中式火锅的国际市场将继续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寻求纽约香港双重主要上市地位正值特海国际实现扭亏之际,经历四年亏损后,去年实现扭亏为盈。具体来看,特海国际集团去年收入为6.86亿美元,同比增加23%;净利润为0.25亿美元,2022年同期为-0.41亿美元,实现扭亏为盈;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为9.0%,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海底捞换帅背后:开启多元化业务模式,推动创业创新以及数字化

  换帅推动海底捞开启多元化发展,未来创业创新及数字化发展或将成为重点。

  “随着本公司迈入下一发展阶段,集团将在精细化管理基本面业务的同时,推动创业创新与数字化发展。苟轶群为本集团最早期的一批员工,将以稳定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带领实施该等措施。”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

  公告还指出,在苟轶群的领导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其中,创业创新委员会旨在开发新型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引领海底捞未来朝多层级及多品类方向发展,为多元化业务模式奠定基础,推动集团各层面的创新工作。

  此前海底捞在创新创业方面已有所动作,新品类、新业态的持续推进已成为长期计划。据此前财报指出,去年海底捞在总部层面成立了创新创业办公室,调整创业品牌的策略规划。除海底捞餐厅外,集团旗下亦拥有包括“小嗨火锅”、“苗师兄香锅”、“五谷三餐”、“焰请烤肉铺子”、“汉舍”等品牌,实现火锅、快餐、烤肉、中式正餐等多种经营业态。此外,海底捞也推出外摆、露营火锅、泡泡屋、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新业态。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在6月初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介绍,目前公司内部做了很多新业态和新品牌尝试,对创新进行弱监管,保证大家的创新有机会落地,“未来海底捞会考虑更多品类、更多层级的发展,也希望海底捞的店长们可以变成多管店的店长,未来一个店长管理的多家不同业态的门店,如烤肉店、面馆或其他业态,进行资源共享。”

  不过,从行业来看,新品牌的打造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变化,能否做好创新也将成为新任CEO的重任。

  管理层此前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虽然各品牌目前体量还是比较小,但趋势是向好的。例如小嗨火锅、苗师兄香锅等都会有小规模的拓张计划,“未来将探索多元化经营策略作为长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并且会策略性地寻求收购优质资源,进一步丰富集团的餐饮业务形态以及顾客基础。”

  在数字化发展方面,海底捞则在公告中表示,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借助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数字技术提升管理效率,为多管店及双管店管理制度等运营模式提供支持。先进技术的整合对提高运营效率及日后的多店互联及协同管理至关重要。

  目前随着海底捞开店闭店逐渐进入常态化 ,以及即使开放加盟未来占比也不会很多,单一的拓店数量似乎不再是海底捞的目标。餐饮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随着海底捞的业态会越来越多,一个店长管理多家门店,甚至是多家业态门店的情况将会愈加普遍,未来数字化将成为海底捞另一个重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新年第一天,京津冀同步施行《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三地通过区域协同立法,共同保护大运河文化。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介绍,北京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过2.44万件。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进度超过四成,东六环入地改造西线隧道首段贯通。

  参保人员在就医地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时,应主动表明参保身份,<strong>出示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strong>。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冬季严寒,尤其是新疆北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农业生产处于“冬眠”期。以往,新疆人民深秋时习惯用菜窖储备足量多、易存储的白菜、土豆、萝卜以及苹果等,时令蔬菜和水果是“奢侈品”。而今,新疆不仅能依托设施农业保障“菜篮子”,而且走出一条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同时,RCEP作为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我国与RCEP国家企业相互拓展投资合作也创造了更好的制度性环境,提供了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合作平台。2022年1-11月,中国对RCEP成员国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4.3亿美元,同比增长20.7%;中国实际利用RCEP其他成员投资金额约219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其中RCEP成员中的韩国、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22.1%和33.1%。

  这一趟全国唯一列车次为G2023次的高铁列车,当日8时22分从河南商丘站始发,途径兰考南、开封北、郑州东、巩义南、洛阳龙门等14个车站,于当日15时14分抵达终点甘肃兰州西站。

郑惠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