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极光星座02星 校企协作成功研制人造卫星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2 10:23:37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记者 陈静)谷神星一号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激光通信试验遥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记者1日获悉,“极光星座02星”又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制造团队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并冠名的首颗人造卫星。星箭分离,帆板展开正常,卫星建立稳定对地姿态,整星运行正常。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这是上海电机学院积极布局和发展航空航天特色学科的重要举措之一,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学校在打造航空航天特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学校进一步加快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与同箭发射的“复旦信息星”(即:“极光星座01星”)一起组成了名为“极光星座”的双星系统,将正式开展激光通信在轨验证和星间激光通信等试验。

  龚思怡表示,“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是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制造团队与航天专业公司及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研制并冠名的首颗人造卫星。

  上海电机学院微纳卫星智能研究院教授刘伟亮介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具有两项核心技术、三个实验室协同的显著特点,即拥有高集成高速率高可靠星间激光通信核心技术和卫星载荷平台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开展卫星综合测试实验室、测控数传地面站和地面应用中心三大实验室实时协同保障天地一体化业务运行研究。

  航空航天技术具有科技含量高、专业门类全、牵引作用广的重要特点,被誉为工程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上海是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承载区,产业链长,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航空领域,上海积极进行航空产业园的布局和建设,聚焦建设世界级航空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地,分别在浦东新区、闵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了大飞机产业集聚区,致力于打造大飞机研发高地、航空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研发高地、大飞机总装制造和航空发动机制造高地。

  在商业航天领域,上海正在打造“一体两翼”空间布局,即围绕闵行上海航天城打造商业航天“核心主体”,围绕浦东、临港打造“东翼”卫星科研生产集聚区。

  上海电机学院积极打造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与服务”学科体系,大力组建高能级合作平台,深化校企协同,大 力培养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运维等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作为联合研制“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的重要合作单位,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少俊表示,卫星的顺利研制及成功发射,标志着极光星通与高校在航天领域的合作达到了新高度。校企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为中国航天新一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发展付出更大努力。(完)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50/12104263131296315650.jpg" alt="" />

  ◎郭芮羽 本报记者 何星辉

  “厂商为了让稀土更为纯净,将其中的铁、碳等元素分离了出去,而这对于炼钢来说正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反倒是忽视了应该被去除的氧元素等。”李殿中告诉记者,经大量研究,他们发现稀土钢性能波动、浇口堵塞问题的根源在于氧含量,“不仅钢水中的氧含量影响稀土钢的性能,稀土中的氧和稀土中由氧产生的夹杂物对稀土钢的性能影响也很大。”

  美国《大西洋月刊》指出,疯狂的党派斗争和频繁的权力更迭已成为美国常态。在这样的常态下,政治对抗与极化、社会矛盾与撕裂、民众沮丧与愤怒将继续笼罩美国社会。美国一家政治咨询公司主席布拉德·班农认为,“国会山骚乱”过去两年,美国民主依然深陷困境,众议院“一团糟”,再次表明美国政治机构的衰败。

  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频道和68种语言对外新媒体平台,将联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媒体对春晚进行直播和报道。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一些“网红”餐厅加入年夜饭预订的大军,这些餐厅大多位于购物中心内,往年大多选择随着购物中心休息,很少做年夜饭生意。“散台不预约,跟平时一样先到先得,三十晚上营业。”麻六记的工作人员表示,部分门店有包间,但是数量比较少建议提前咨询。提督.TIDU的工作人员表示,年夜饭已经预订大半,包间目前三十中午还有空闲。

韩俊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