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认同感渐升 “国风”解锁消费新体验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1 05:20:40

  中新社南宁3月27日电 题:传统文化认同感渐升 “国风”解锁消费新体验

  作者 黄令妍

  “正值春季,我们 推出‘花神’主题妆造,在发饰、服装中加入鲜花元素,让顾客近距离感受传统花朝节文化。”广西南宁一家汉服体验馆店长“采掌柜”说。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该馆位于南宁相思小镇景区不大的店面,便吸引众多汉服爱好者涌入“换装”,在附近景点拍照“打卡”。

  据“采掌柜”介绍,该店从2020年底营业以来,根据传统节日从事汉服汉礼推广,复原展示了唐代“裙幄宴”、七夕雅宴等,而推出的汉服写真项目,尤其受年轻群体喜爱。提供类似汉服妆造、摄影服务的店面,在景区内还有多家。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日益提升,“国风”消费场景趋向多元,解锁民众消费新体验。

  在婚庆市场,越来越多人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婚礼仪式当中。“采掌柜”介绍说,其团队也承接汉式婚礼执行、婚礼布置,所执行的明制汉式婚礼流程,包含告祖、迎亲、共牢而食、合卺而酳、结发执手等,仪式感十足。和常见的西式婚礼相比,这样的中式婚礼更注重礼节。当下热播古装剧成为影响新人选择中式婚礼的因素,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给了中式婚礼一定发展空间。

  近期在广西北海举办婚礼的黄女士表示,她的婚礼现场就选择采用新中式风格,布景以大红色为主,结合山水泼墨、书法元素,个人妆造则使用华丽的刺绣云肩、璎珞、玉簪等配饰。“长辈们觉得很喜庆,身边朋友觉得既别致,又能感受到东方独有的古典韵味和浪漫。”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曲艺元素,也从冷门走向“复兴”。在社交平台上,古琴教学等话题讨论活跃。在南宁经营一家仿古乐器工坊的黎豪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的琵琶、阮等民乐器,价格为一千余元至数千元人民币不等,下订单者多为“90后”“00后”。不是所有购买者都会弹奏民乐器,但他们或有学习的打算,或用于收藏展示。黎豪认为,年轻人“民乐DNA”被唤醒,未来市场可期。

  民以食为天,品中式味道成为消费新风。“中国茶咖”“阿胶奶茶”“簪花主题店”……不少头部连锁饮品品牌嗅到商机,布局打出“鲜茶现萃”“非遗”等卖点的新中式茶饮,给市场带来新奇体验。与茶饮相匹配,蜜三刀、桃酥等中式糕点也成为销售热点。

  业内人士称,近年来,人们对国货品牌和商品的支持度不断提高,催生丰富消费需求,带动更多产业发展,为拓展消费市场空间提供了良好社会环境。带有“国风”标签的商品服务涉及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为商家带来新的机遇。(完)

  与病毒较量三年来,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医务人员在实战中积累了更多经验,树立起更强大的信心。

  其次,企业领导者能力建设和机遇上也有不足。18%的受调研的女性企业领导者认为缺乏相关能力是她们在开展相关业务中所面临的挑战;42%认为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中最大的挑战是多重社会角色难以平衡,30%认为社会环境中女性权益政策不平等。由此可见女性在“可持续”领域中,仍面临性别偏见和学习机会不足的障碍。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江西彭泽1月14日电 题:红土地上振兴路:江西彭泽“理想乡村”筑梦共富

  活动现场,前来参加市民络绎不绝,大家争相体验非遗文化,共同游园闹春,接受爱心义诊,现场喜庆祥和,年味十足。

  此次启用仪式也是“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广东的首次巡展。该巡展旨在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励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完)

  三年来,中国与新冠病毒持续斗争,顶住一次次疫情冲击,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中坚力量,为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创造积极条件。近期,中国因时因势调整政策,多家国际机构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并将增长预期调高至5%以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周边国家期盼中国游客到访,对人员往来持欢迎态度。多数国家都客观、积极地看待中国,并为双方交流创造条件。

陈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