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丛书”英文版首批成果面世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5-28 12:01:00

  中新网上海5月26日电 (记者 王笈)“海派文化丛书”英文版首发式26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该丛书首批翻译的《上海先生》(Shanghai Gentlemen)、《上海女人》(Shanghai Women)、《上海建筑》(Shanghai's Architectural Legacy)及《上海美食》(Shanghai Cuisine)正式面世。

  “海派文化丛书”是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精心筹备多年、陆续推出的一套全方位、多层次解读海派文化的丛书。该丛书由沪上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记者和作家联袂撰写而成,集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为世界打开了一个了解上海的窗口。

  2013年,为了让更多海外友人了解上海,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和上海翻译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海派文化丛书”英译项目正式启动,从“海派文化丛书”中文版精选具有代表性的12本书,分阶段进行翻译、出版和发行。

  当天发布的首批成果包括程乃珊的《上海先生》、马尚龙的《上海女人》、王唯铭的《上 海建筑》、沈嘉禄的《上海美食》。其中,《上海先生》和《上海女人》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展现了上海城市精神孕育出的独特个性;《上海建筑》围绕上海开埠以来海派建筑群的崛起,全面展示了老上海新空间的拓展;《上海美食》通过描写食物及人们吃喝时的举止言行,探讨美食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表示,海派文化植根于城市的历史、体现于城市的现实,在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中形成,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海派文化丛书”英文版将向全球读者呈现上海独特的文化风貌,展示美妙的海派文化,生动解读上海的城市精神。(完)

  “您稍等,马上!”挂了电话,我们赶往位于1区2号楼3层的何先生家。

  “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见证中国同阿拉伯世界心手相连一路走来。从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到迪拜哈斯彦电站,从中国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到约旦丝绸之路农场,从孔子学院、鲁班工坊到多哈世界杯上闪耀的中国元素,中阿合作日益深入人心,在新冠疫情延宕、地缘冲突不断、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尤为亮眼。

  2022年的中秋假期,有着600年历史的隆福寺里开启了一场兼具潮流与复古的市集。超过80个集章点、限量领取的集章地图,点燃了年轻人“打卡”的热情;传统的北京小吃遇上来自国外的红酒,产生新奇的碰撞;设计精美、别具匠心的文创产品,吸引了不少“文艺青年”漫步挑选……作为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品牌活动京彩文化消费嘉年华的一部分,“拾城记”隆福寺中秋文化集市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摊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多重沉浸式互动体验,一度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话题。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抢人才”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包括工作签证、科研支持、成果转化、人才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落户政策等多个环节,需要一整套的制度设计。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做了一系列相应规划。比如,为积极吸引海内外创科人才来港,特区政府计划将加大力度招募海内外年轻科研人才并吸引香港海外留学生回港发展,加强资助年轻科研学者,增加人才住宿配套,增强人才的归属感,鼓励人才在香港落地生根。

  叶青认为,黄冈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延伸了湖北汽车产业走廊,也改善了湖北汽车产业的形态。

张维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