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诺奖得主齐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聚焦可持续发展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02 21:45:03

  中新社温州11月12日电 (鲍梦妮 孙自法)11月11日至12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多位 诺贝尔奖得主参会并就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培养、各国国际合作等接受媒体采访。

  此前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10月。推动实现全球变暖控温1.5℃的目标,刻不容缓。

  “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能源储存等方面,以及开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技术以遏制全球变暖。本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有许多年轻的科学家向大家分享研究经验,例如如何降低能源密度、提高电动车性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特穆特·米歇尔(Hartmut Michel)说。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科学家应如何在科研之路逐梦?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认为自己成功的策略在于没有策略,“任何该来的惊喜总会来的,我认为当下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个人研究当中”。

  诺沃肖洛夫介绍,其学生已在浙江大学任教,他们已一同开发新材料、凝聚态物理等新领域的课程。如今,他和浙江省相关方开展了不少合作项目,并期待未来能够与温州在可持续材料方面开展更多交流合作。

  作为在石墨烯研究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科学家,诺沃肖洛夫惊喜于石墨烯应用在中国的发展活力满满,并认为当下正是中国在全球发展石墨烯行业的大好时机。“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应用成果落地,例如光纤电子领域,还有可以助力我们可持续发展的燃料电池等等。”诺沃肖洛夫表示。

  199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约瑟夫·泰勒(Joseph H. Taylor)认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所发生的变化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都欣赏中国在应用科学等方面的进步。

  “科技无国界,发展科技需要国际合作的力量。如今像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这样的国际会议举办频率越来越高,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的互相交流和合作十分重要,我相信科技的未来掌握在下一代人手中。”泰勒表示。(完)

  此前,对于该高管被带走的原因,坊间各种传闻沸沸扬扬,有的称是因签证问题,有的称与欧盟之前“双反”调查有关,有人猜测是因某些敏感信息泄露,也有说法认为是涉及商业诈骗或其他违法行为,各种说法莫衷一是,真假莫辨。

  王宏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过去,国内研究应急管理的学校“屈指可数”,截至今年,本科开设应急管理和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院校达70多家,设立研究生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20家。但在他看来,目前已有不少学校“跟风建设”,许多学校没有学科基础,可能都不懂应急管理的基本规律、应开设什么课程。

  中国男足其实也战胜过世界冠军。譬如在2010年世界杯前夕国足与法国队的一场热身赛中,邓卓翔主罚任意球完成世界波破门,国足1-0战胜法国队。

  当前形势下市场对策出台的预期升温,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生效,届时市场情绪边际修复将推动市场筑底回升,因此建议目前不宜过度悲观,对经济复苏和市场行情保持定力及乐观心态。节奏上紧密关注基本面和资金面等维度的积极因素出现,把握市场底部投资机会。此外,建议关注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中新经纬APP)

  类似情况曾多次发生过。十几年前,日本多家面板制造商押注等离子技术,但液晶技术横空出世,迅速淘汰了等离子技术。而在更早的20世纪90年代,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方向上押注错误,导致曾经在半导体行业市场份额超过50%的日本,迎来溃败式撤退。

  做群众工作并不容易,“有些农民有种地情结,自己的身体也还能干,不想离开土地。”郭华说。为此,村委会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以一条水泥路为界,一侧集中建设高标准农田,另一侧置换不愿意流转的农民土地,这样既保证了成方连片的“大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又能兼顾到少数农民的“种地情结”。

胡宝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