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90后”茶三代逐梦绿水青山 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

来源: 海外网
2024-06-02 20:17:03

  中新网柳州5月20日电 题:广西“90后”茶三代逐梦绿水青山 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

  作者 韦贻萍 黄艳梅

  初夏时节,地处桂、湘、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大塘坳水库波光粼粼,环绕水库四周的侗天湖茶园层层叠叠、线条优美,宛若印在大山深处的“大地指纹”,展现出勃勃生机。

  “通过十余年努力,如今这片茶山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的‘金山银山’。”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独峒村“90后”姑娘陈婉仪在这片绿水青山间逐梦创业,挥洒汗水,让一片片“绿叶”变成村民手中的“金叶”。

  陈婉仪的外婆一辈子以茶为业,其母亲也接棒从事茶业。受外婆和母亲的影响,陈婉仪在2018年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发展茶产业,成为一名“茶三代”。

  三江县有着“高山云雾出好茶”的优越自然环境,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优势,陈婉仪协同团队成功把侗天湖茶园打造成广西有机茶产业示范区,并与周边村屯签订联农带农协议,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个村400余户民众实现产业增收。

  “我采茶叶一天能 挣约两百元(人民币,下同),一年大概能挣五万余元。”独峒镇高定村村民吴爱仙告诉记者,侗天湖茶园建起来后,周边村民不仅能就近就业,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不

  为提升茶叶品质,陈婉仪从茶园抓起,科学管护茶园,优化茶叶加工工艺,创建自主茶叶品牌,带着大山里的“绿叶”走向全国各地、走出“国门”,并不断带回订单、捧回奖杯。

  “广西技术能手”“柳州市乡村工匠”“2020年广西茶艺技能竞赛自创茶艺‘一等奖’”……诸多证书奖牌挂满墙上,这是陈婉仪用心用情做好茶叶产业的最好见证。

  “我与茶叶的缘分,既是传承,更是发展,茶叶赋予我的,我也同样传递给他人,共同推动三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陈婉仪说,茶产业发展需要人才,技艺传承也需要人才,组建人才队伍,培育新生力量,是推动三江茶产业向前迈进的“制胜法宝”,她一直为此不遗余力。

  2018年至今,陈婉仪累计开展公益培训、茶叶技能培训120余场,受众1600余人,并指导参训对象考取职业技能证书,持续为三江茶产业输送行业技能人才。

  陈婉仪称,下一步,她将以技兴业,用“工匠精神”做好三江茶,培养茶叶技能人才,用“一片叶子”托起侗天湖畔“大山经济”,带动茶农增收致富。(完)

  近年来,佛山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佛山装备制造业从传统的陶瓷、木工等机械装备制造加速转向高端化、智能化,传统制造业的面貌正在被重塑,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驶入快车道,产业集群态势初成。

  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探索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要进展。2022年5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SDR(特别提款权)中人民币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的程度进一步提高。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BIS)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的协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再进一步。

  加强服务引导,确保引领有力度。应加强服务引导,引领民营企业家自觉践行“亲”“清”要求,带领企业健康发展。做好政策宣贯,帮助企业家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引导企业家始终与党和政府“同频共振”;加强联系服务,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企业服务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家有序政治参与,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推动清廉民企建设,持续开展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强化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的行动自觉。

  <strong>(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张勃欣)</strong>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

张绮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