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古树法官”上任 司法守护万棵古树长青

来源: 格隆汇
2024-06-06 03:59:45

妻子在丈夫面前被耍了3「二時」<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06/4130913482.jpg" alt="" /></a>8fEjZI-cW45ugM1RVdamNjcAgUUmduD-浙江杭州“古树法官”上任 司法守护万棵古树长青

  中新网杭州6月5日电(郭其钰)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上阳村村头,有一棵造型奇特的树静静伫立。这棵圆柏种植于西汉末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内现存树龄第一古老的树。

  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临安区多部门共同发出古树保护倡议,针对圆柏的生长环境和特征,倡议勿使用刻划、砍、削、剥损树皮、树枝、掘根等方式破坏圆柏的完整性,勿在圆柏上架设线缆或悬挂重物等。

  与此同时,临安区首批“古树法官”受聘上任,他们均为临安区人民法院环资合议庭成员,有丰富的环境资源类案件审判经验。在履职中,法官们将对古树进行常态化巡查走访,落实监督职责。

  古树名木是记录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也是承载民族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在杭州近2.9万棵古树名木中,临安区有超过1万棵。

  早在今年3月,临安法院便在天目山成立了古树名木司法保护基地,通过加强司法与执法对接,突出全维度保护、多领域共建,实现行政履职与司法保护同向发力。

  “比如在实地普法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棵千年圆柏位于主干道旁,车辆行人往来频繁, 又因为有‘神柏’之称,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自发祈福,这些人为因素极易造成古树衰弱。”现场一位“古树法官”说。

  为守护古树名木千年长青,临安法院此次发布了《关于加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的十条意见》,进一步发挥司法能动履职作用。

  临安区人民法院院长夏强介绍,上述《意见》围绕健全多元共治保护体系、完善相关案件审理机制、加强古树名木损害修复工作、搭建执法司法“直通车”模式、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能力、积极发送司法建议、落实案后回访制度、探索司法保护令制度等方面,由点及面对司法保护古树名木作了行之有效的规定和要求。

  在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生态治理研究所所长、教授陈真亮看来,古树名木保护任重道远,关键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不断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水平。(完)

  “综合ICU主要收治年龄非常大,并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专科ICU可以做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基本的呼吸支持。”冯晓梅说,“但是(人力)资源不够,我们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扩充到ICU。”

  剧本杀项目独立编剧小赵告诉记者,实际上,密室剧本的创作特别讲究“爆点”,“一般老板都会特地要求剧本内容带点暴力、恐怖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客源。”

  为了保证这场戏曲盛宴的顺利举办,承办方广西戏剧院积极做好保障工作。“这是戏曲人的一场盛会,大家期盼这一天太久了。”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在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剧院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演出,“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努力,这也是我们戏曲人一贯传承的精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