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gtise投研日报 | 2024-06-05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5 08:45:47

  来源 Gangtise投研

  —— 制造|科技(4 家)——

  【玻璃基板】分析师表示,玻璃基板作为封装基板的主要缺点在于工艺复杂,特别是在打孔和填充工艺方面。尽管玻璃基板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预计要到 2030 年才能大规模应用。目前海外厂商如英伟达尚未直接评价玻璃基板,但先进封装技术被视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各大厂商可能会增加在封装技术上的研发投入。目前国内的 ABF 基板处于验证阶段,玻璃基板进度慢于国外。

  【海风】分析师表示,预计到 2027~2028 年,欧洲的海风塔筒的需求量会达到接近 300 万吨/年,而目前欧洲本土产能为 100 万吨/年。中国企业在欧洲海风市场发展背景下有订单支撑,国内企业受益明显,一些国内公司已经获得的订单量可能接近 10 亿欧元。此外,目前欧盟对国内的单独塔筒没有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税率整体不高,仅有几个百分点,对出口影响有限。

  【AIGC】分析师表示,预计 2025 年中国 AIGC 广告收入达 150 亿元,2030 年达 1500 亿元。中国平面设计市场规模约为 549 亿元,AIGC 工具市场规模约为 55~80 亿元。

  —— 材料|能源(1 家)——

  【煤炭】分析师称,国务院印发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并不一定会导致煤炭需求下降,主要系近期非电煤需求量有大幅提升,同时近年煤炭热值在逐渐下降。预计 2025 年能源消费总量有望达到 58.4~60.4 亿吨标准煤,供给端将更加紧张。

  —— 金融|基建(3 家)——

  【水泥】分析师表示,水泥行业供需失衡带来水泥行业在过去两年持续下行,水泥价格自 2022年初单边下跌到现在,2023 年熟料产能的利用率大概只有 59%。2024Q1 水泥行业的需求量同比下滑 12%,Q2 专项债相较 Q1 加速发行预计会带来 H2 基建需求回升,预计 2024H2 水泥行业的需求量增速会逐渐改善。2020 年水泥的需求量大概是 24 亿吨,2023 年水泥需求量会降到 20 亿吨,2024 年水泥需求量会跌破 20 亿吨,预计 2030 年水泥的需求量大概是 10亿吨。

  【集运】分析师表示,预计 2024 年 7 月份集运的仓位量环比进一步收缩,供给端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东西干线的空班率 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船期定位问题,船舶不能及时返回中国,7 月份的整体市场运力预计将比 6 月份进一步缩减。运力的缩减为 2024 年 7、8 月份运价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了有利条件。

  【智慧交通】专家表示,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金额近 100 亿元,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平台和路侧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将于 2024H2 完成招标。预计智能网联专项网络建设投入占比约为 30~40%;路侧基础设施投入占比 30~40%;平台投入占比 10~20%。

责任编辑:王其霖

  国内上一次中药材的集中涨价,大约在13年前,当时的集中涨价也剑指背后的囤积炒作行为。以党参为例。2009年下半年至2011年7月,党参价格一路上涨,从2009年8月的9元/公斤左右上涨至2011年6月的90元/公斤左右。2011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对甘肃陇西地区20多个中药材存储仓库全面检查,发现有10户经营者在2010年12月前囤积党参20多万公斤,44户经营者2011年之后存有党参80多万公斤。

  “说到底药材涨价是供需失衡问题。”邓勇分析说,实际上国内目前中药材种植标准与质量还达不到规范化、标准化、高质量化建设的要求,在供给上仍会出现某些缺漏,集体性涨价仍不可避免。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中药材产业链营收分配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逐步构建。目前,若要稳定药价,需要政府强制力推动,尽可能实现中药材的直供直销,避免哄抬药价、恶意囤储等不正当行为。

  “在多因素推动下,2020年以来,多种中药材持续涨价。”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学教授邓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首先,药品质量标准提高,监管日趋严格,符合标准的药品变少,对中药材的要求随之提高,使得中药材价格水涨船高。其次,国家虽然鼓励并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但推进过程中难免会有种植户转投其他产业,导致部分药材种植减少,种植成本上涨。再者,受气候影响,多种药材普遍减产,中草药种植面积有所萎缩,如青翘、酸枣仁、柏子仁、沙苑子、白术等药材因干旱与洪涝交替出现减产。此外,中药材种植加工工艺难度增加、国家对进口中药材的管制导致一些中药材原料缺乏、劳动力流失等因素也是药价普遍上涨的原因。

  在调研中,黄艳发现,长期以来,蓄滞洪区投入不足,管理薄弱,建设总体滞后。以长江流域为例,流域内的42处蓄滞洪区中仍有11处围(隔)堤未建或未实施加固,仅有杜家台等9处蓄滞洪区完成分洪闸建设、荆江分洪区等4处蓄滞洪区完成安全建设。

  万亿城市“守门员”东莞,上半年增长“失速”。7月26日,东莞市统计局披露:2023年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262.10亿元,同比增长1.5%。

  上述记者说,“2023年上半年,我们利用半年的时间,卧底缅北诈骗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了太多血腥的诈骗内幕,以及惨无人道的虐待。”

骆文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