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致知丨长忆西湖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4 15:31:4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西湖之美,自古以来引得无数文人泼墨挥毫,留下千古诗篇。楹联大家黄文中曾为其写下“西湖天下景”的绝妙一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8年前,在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从这副楹联中提炼出八个字,向世界介绍西湖的风光。

  “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的韵味,凝结 着世代匠心。”

  如果说,历代疏浚治理让西湖独特的古韵能够沉淀至今,那么始于2002年的西湖综保工程则让西湖焕发出了全新神采。这一年,是习近平履职浙江的第一年,他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西湖。从那时起,习近平同志就将西湖的保护与开发提升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并提出建设西湖博物馆。他曾说:“历史文化名城是杭州的灵魂,西湖是杭州的生命线。”

  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亚运会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再次将这里的山水介绍给全世界。

  “千百年来,杭州以‘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享誉世界,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湖山常在,情缘永驻 。西湖千年的风雅化入四时景色,蕴藏于亭台楼阁。而美丽动人的传说,还在继续书写着。

  中国救援队副队长赵洋告诉新华社记者,8日下午6时许,土方营救人员联系中国救援队,通报在一栋8层倒塌房屋的废墟中发现一名孕妇,中国救援队随即到现场进行评估,与土方共同制定营救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敦促安理会授权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开设新的跨境人道主义援助点,以运送援助物资。“这是团结的时刻,不是政治化或分裂的时刻,但很明显,我们需要大量的支持。”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面对突如其来、反复延宕的新冠疫情,中国制度经受住“压力测试”,交出了优异答卷。疫情来袭,医疗卫生系统尽锐出战,全国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奔赴一线;19个省份吹响冲锋号、划分责任田、明确任务书,对口支援疫情严重地区,倾尽全力、不胜不退;广大基层党组织挺立一线、凝聚力量,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数以千计企业迅速转产,仅用35天将全国口罩日产量提升约13.5倍;2023年春节期间累计下沉干部380多万人次参与农村疫情防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对65岁以上的重点人群上门服务和随访989.7万人次……从荆楚大地到万里神州,从疫情突袭到防控转段,三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迅速组织动员起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抗疫斗争伟大实践雄辩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没有十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strong>“好,老陆,不改了”</strong>

  1992年,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编剧的陆天明接到了一个任务——写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剧本。该中心隶属中央电视台,在80年代曾打造了《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电视剧。90年代初,北京电视台出品了《渴望》,没过多久,又推出《编辑部的故事》,观众的观看兴趣转向现实生活,央视急于拍一部现实题材电视剧。

谢凤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