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自然灾害已致重庆35个区县不同程度受灾 受灾人口逾15万人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5-30 13:30:42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刘相琳)重庆市减灾办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姜瑾28日向媒体通报,截至5月27日,重庆今年先后发生洪涝、风雹、地质等自然灾害,导致35个区县不同程度受灾。

  据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全市自然灾害总体呈现“三少一无”特点。三少:受灾人口150214人,同比减少18831人;紧急避险转移607人,同比减少487人;紧急转移安置405人,同比减少229人。一无:无人员因灾死亡或因灾失踪事件发生。姜瑾称,由于今年强降雨来得早,大风、冰雹等突发性天气增多,极端性特征明显,房屋倒损、农作物受灾及直接经济损失相对较重。

  姜瑾表示,今年气象年景不好,重庆市防指在年度趋势分析基础上,跟进风险研判,决定提前15天进入汛期(4月15 日零时起)。入汛以来,重庆已启动市级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次,雷雨大风Ⅳ级应急响应1次,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过程和1轮大风天气过程

  姜瑾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关键在“防”。在工程防御能力,也就是“物防”能力不足情况下,只有靠人防、技防来防范化解风险。而灾害来临前的“预警叫应”和“转移避险”,就是最关键、最有效的防灾减损措施。重庆在去年全市智能预警发布系统升级基础上,把全市102万余名各级各类责任人纳入“一行业一措施、一乡镇一方案”智能预警发布体系,预警叫应直达网格一线。利用去冬今春“窗口期”,重庆加快推进农村地区避难场所选址建设,新增2.55万个临时避险点,连同4720个既有点位,完成了全市3万余个避难场所的信息采集和电子绘图。基于数字赋能的各项措施,为增强“预警叫应、转移避险”工作实效,提供了支撑。

  徐家汇书院挨着繁华商圈,阳台望出去就是徐家汇天主教堂,建筑、艺术、绿地叠加的“高颜值高品质”,是吸引年轻人的“磁场”。

  本次试验采用超导航行器,在完成超导磁体制冷、励磁之后,按照试验程序先后完成了3次航行试验,在210米线路上航行速度超过50公里/小时,各系统工作正常,实测航迹与理论曲线一致性好,完成了试验大纲规定的试验内容,试验取得成功。

  聚焦新领域、新产业,产业升级态势明显。在浙江温州,3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440亿元。这些项目集中在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等领域。

  为此,他建议,加强政策引领支持,分层分类建立工业遗产体系,对工业遗产的开发利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保护工业遗产、助力经济发展、激发文化活力的新途径,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目前,国网湖南电力在全省1798处观冰哨所、597套覆冰在线监测陆续启用,确保冰情及时准确掌握。提前部署抢修队伍近300支、各类作业车辆900余辆,近5000人的抢修力量随时待命,并提前储备备用抢修梯队,全力确保抢修应对及时高效、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完)

  作为佛山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海信家电集团公司近年逐步建立“双师制”,破除一线人员的晋升壁垒,让每位产业工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同时,把技能人才的工资待遇与技能水平挂钩。

陈慧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