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魔改滤镜太大,《狐妖小红娘》挨骂一点都不冤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03 07:24:09

  中新网北京5月31日电 5月下旬,漫改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终于播了。开播之初关注度还不错,热搜一个又一个。

  不过,伴随热度而来的,还有多角度的吐槽。从人设、滤镜、乃至故事逻辑等无一幸免。更有人直言故事平淡需要开倍速,“不如去看《巴啦啦小魔仙》。”

  滤镜重到画面模糊、剧情被指“魔改”,这部剧挨骂冤不冤?

  剧情与争议

  相较于原著,电视剧的故事比较“直给”。开篇就是石姬发动人妖大战,涂山红红站出来阻止,最后一招KO,打戏招数潦草到只是挥挥手,威力全靠特效。

  特效确实炫酷,但光影变幻很混乱,网友戏称“像光污染”。滤镜效果也没好到哪里去,有时候画面仿佛笼罩着一层雾气,透出一股浓浓的影楼风。

  回到剧情。剧中讲述了一番苦情树的作用后,男主角登场。小时候的东方月初被追杀,灵机一动跑进涂山地界,被赶过来的涂山红红以及姐妹救下,最后留在了涂山。

  是不是似曾相识?乍一看很像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只不过主角变成了一人一妖。但由于前面几乎没什么故事和情感铺垫,导致的后果就是,观众并没有那么容易共情。

  类似情况多了,剧情遭遇吐槽几乎是必然的。“狐妖小红娘 儿童剧”“狐妖剧情 无聊”“狐妖 好大的滤镜”早早被刷上热搜。

  面对种种争议,总制片人王一栩曾在网上晒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开播成绩单,并疑似回应道,“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美好故事,请听我们娓娓道来。”

  用意或许是好的,但也有观众不买账,“如果前几集剧情索然无味,观众为什么要花费时间,耐着性子看下去呢?”

  有没有“魔改”?

  抛开厚厚的滤镜和特效之类不谈,很多原著粉最不满的地方,大概是电视剧比较大幅度地更改了苦情树和一些人物的设定。

  苦情树原本的能力是为人和妖转世续缘。然而,剧中提示,涂山红红借助苦情树之力,感知世间真情,助妖族结缘,然后情侣相爱产生的情力,会反哺滋养苦情树。

  这个变化,不出意外招来了网友诟病,“苦情树一夜醒来,业绩清零了。”

  在经历了一大段虐恋剧情之后,苦情树终于能给人妖续缘了。“广电时评”微信公众号之前发布的文章提到,该剧导演麦贯之表示,创作团队是本着将原著核心表达不偏移的呈现宗旨,以补充前提背景的方式将“苦情树”的功能设定、出现时间做了适当调整。

  但问题是,剧情拖了这么久才出现原著中苦情树的“转世续缘”,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改动,而且如果直接沿用原著设定,会不会剧情更通畅一些?苦情树为什么一定要东方灵血祭树?

  如果说剧版是动漫的前传,又整合了不同年代的单元故事,那么御妖国公主的时间线与东方月初相差很多年,两人却被安排“假结婚”,对原著粉来说,这就算得上“魔改”。

  至于人物,涂山红红的能力被削弱了。涂山雅雅的人设改动更大,原本她性格独立,更重视亲情,现在变成了傲来国三少的迷妹,提起三少一脸崇拜。

  对于非原著粉的部分观众来说,一些台词显得很幼稚,比如动不动就提“人崽子”,再比如“涂山必会成为和平之乡,情缘圣地”“人与妖,不能再这么无休止地战下去了”。

  人设大改,剧情流水账,剧版《狐妖小红娘》被指为“儿童剧”,有迹可循。

  口碑不好,怪谁?

  截至目前,这部剧的口碑似乎没有翻盘的迹象,有网友的评价是,“配音、滤镜、剧情,全都一言难尽”,并且开始讨论该剧“仆街了没”。

  究其原因, 有人把矛头指向了演员,比如扮演涂山红红的杨幂和扮演东方月初的龚俊,觉得没有演出原著角色的神韵;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剧情才是最大的问题,不能把锅甩给演员。

  实际上,几乎每一部IP剧播出后都会面临改编“是否尊重原著”的审视,而能否做好这一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能不能维护好大体量的原著粉基本盘。

  之前比较好的改编有《棋魂》,豆瓣评分8.6。其总制片人朱振华曾表示,漫改剧一要尊重原著精神,结合视听规律去改编,其次要多维度挖掘原著内核,而非停留于表层。

  也就是说,得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合理创新,创新也不是毫无逻辑地瞎编,而是从原著所展现的精神内核出发,讲一个让观众信服的故事,逻辑自洽,才能真正打破“次元壁”。

  而且,一部好的影视剧,是能够给观众提供情绪价值、能够令观众产生共鸣的。如果剧情动不动撒狗血,缺少合理细节刻画,甚至脱离常规逻辑,评价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人物立不住、情节崩坏,导致剧集本身质量不过关,那么即使营销花样多、即使有大牌演员出演,也很难挽救一部剧的口碑。糊弄观众的结果,也只能是被观众嫌弃。(完)

  在出站口,执勤民警正严阵以待。“如果同时段到达的两趟车下车旅客较多,很容易在地下通道、出站口造成短时间的拥堵、挤压,如果发生摔倒、挤压,非常危险。”副所长林永强介绍。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华灯璀璨……当沉寂了3年的滨海旅游城市遇上解封后的首个春节黄金周,海南旅游经济瞬间激活。离岛免税购物异军突起,亮点纷呈。海上旅游、低空飞行、游艇出海等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海南探索以体育赛事+文化活动+旅游节庆为一体的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电力是经济的“血液”。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2023年电力供需是否会出现紧张局面?电力需求方面,2023年在政策利好影响下,房地产市场逐步修复将推动钢铁、水泥、玻璃等用电大户用电量回升。同时,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为服务消费、线下消费恢复创造良好条件,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等接触类行业的电力消费也将带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明显恢复。随着经济趋稳向好,新的一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迎来较大增长。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梳理发现,至少五省份“新春第一会”“落子”高质量发展,其中“敢为天下先”的广东最受瞩目。

  1月15日,天降大雪,黑河市锦河大峡谷内,一支行军队伍正在雪野中蜿蜒前进。“前方道路被毁,由摩托化机动转入徒步行军。”对讲机内传来指令,官兵们迅速下车、整理装具,向着山林深处进发。“冬季大练兵”的第一个课目徒步行军,正式拉开帷幕。

  本报驻新加坡记者 蔡本田

晏美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