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印度洋溅落,SpaceX星舰第四次试飞成功!马斯克发文!媒体:终极目标或是将人类送上火星

来源: 重庆华龙网
2024-06-07 01:04:35

  每经编辑 张锦河    

  据新华社,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6月6日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基地发射升空,这是“星舰”第四次试射。

  据悉,在此次任务中,“星舰”计划在绕地球飞行约半圈后重新进入大气层,并在印度洋溅落。

  随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星舰”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软着陆成功。

  SpaceX 官方发文,确认星舰已经成功在印度洋完成溅落,解锁新的里程碑。

  星舰完成第四次试飞:成功在印度洋溅落

  根据SpaceX提供的日程表,星舰在北京时间20点50分点火起飞后,整个试飞全流程大概将持续66分钟。 北京时间20点50分:星舰组合体点火起飞。

  北京时间20点51分:火箭达到最大气动压力。

  北京时间20点52分:星舰飞船与“超重”火箭成功实施热分离,与此同时“超重”火箭实施翻转机动和 回推点火。

  北京时间20点54分:热分离环弹射。

  北京时间20点57分:“超重”火箭成功在墨西哥湾成功实施溅落,SpaceX员工欢呼庆祝。

  北京时间20点58分:星舰飞船发动机成功熄火。

  北京时间21时许:星舰飞船正在地球轨道上飞行,这个阶段没有视频信号,仪表显示飞船状态正常。

  北京时间21时28分:信号恢复,星舰飞船正在平稳飞行,大约10分钟后重返大气层,这将是本次试飞的最关键一步。

  北京时间21点48分:目前飞船已经达到大气层中最厚的位置,似乎飞船开始有点撑不住了。

  北京时间21点55分:飞船成功实施着陆点火和翻转,成功在印度洋溅落。SpaceX员工疯狂庆祝!

  此前已试射三次

  此前,星舰已进行三次试射。

  2023年4月的第一次试飞,火箭在升空几分钟后爆炸。2023年11月第二次试飞,星舰实现了第一级助推器和上层飞船的分离。

  在第二次试飞中,火箭成功升空,并在两级分离后出现了“快速计划外拆卸”,即超重型助推器爆炸。在火箭发射后15分钟左右,任务控制中心与“星舰”失去联系。火箭升空后一二级成功分离,但随后助推器和飞船先后发生爆炸。

  2024年3月14日,星舰第三次试飞,在升空2分48秒后,“星舰”的超重型助推器与飞船分离。“星舰”飞船成功完成了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并在飞行后约9分钟关闭了发动机,短暂进入地球轨道。但“星舰”飞船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失联,试飞任务提前结束。

  彼时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飞船已达到轨道速度。马斯克此前在社交平台直播中曾表示,飞船能达到轨道高度即算任务成功。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超级重型”助推器,高约69米,配备多台“猛禽”发动机;顶部是飞船,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目前NASA向该项目的投资已近40亿美元。

  澎湃新闻报道,星舰这枚近400英尺(约合121米)高的火箭是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送宇航员登月而建造的,其终极目标或许是有一天能将人类送上火星。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澎湃新闻、财联社、公开消息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

  “那是不可能的”,申军良说。早在之前,人贩子的家属就曾提出20万元赔偿换取谅解书,但他坚决不同意,“人贩子把我们一家人的人生都破坏了,除了我,他们又破坏了多少个家庭?”

  他曾任通河县委办副科级秘书,通河县委办副主任、主任,通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双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双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座高度外向型的城市,除了工业,苏州外贸也陷入负增长。今年一季度,苏州进出口下降15.4%,也成为拖累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但遗憾的是,无论伯恩斯大使如何释放信号,至少目前而言,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仍然停留在竞争性对抗的轨道之上。事实上,伯恩斯本人5月2日就指出,中美在某些科技领域的合作会“增强中国军事和情报能力”,而美国完全没理由这么做,“因为我们正与中国进行一场重大竞争”。

  中国元首昨天在通话中再次强调,这实际上也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他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重申的一贯立场: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世界有目共睹的是,中国元首本人早就躬身入局,运筹帷幄,就危机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鉴于昨天中国元首最新强调的“三个不会”,在全球舆论场上引发如此强烈的关注与回响,我个人认为,它和前面提到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也应一体并置,还包括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发布的十二点立场文件,共同构成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方案,是一整套大国立场与决策逻辑。俄乌危机延宕一年多,之所以至今没有平息迹象,不但直接冲突方死伤惨重,代价高昂,外溢影响与冲击也在持续扩散,尤其在能源与粮食市场,整个世界都在为此埋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助推,隔岸观火置身事外的国家有之,拱火浇油加剧冲突的国家有之,趁机牟利大发战争财的国家更有之,美国不是有人公开鼓吹“不惜打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吗?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已连续多年在两会上呼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研究事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但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差距。

涂正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