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探索种业企科合作新路径:企业主导,深度融合

来源: 山东大众网
2024-05-31 11:04:15

  中新网三亚3月19日电(张月和)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3月16日至20日在三亚举行,其间召开种业新型创新体系暨企科合作专题报告会,多位业界人士表示,企科合作 是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捷径,在新型企科合作中,种业企业应发挥主导作用,推进企科深度融

  先正达集团中国是全国领先的农业科技企业,拥有种业自主研发团队。该企业种业战略与政府事务总监张晓强表示,种业科研工作具有研发周期长、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等特点,近年来种业创新投入持续加大,通过外部合作推动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企谋求发展的重要方式。

  企科合作对科研机构产业提升亦有明显成效。中国水稻研究所成果转化与服务处处长李春生介绍,近年来,该研究所与种业相关领域多个企业在种业、耕地、智慧农业等方面展开合作,2023年该研究所科研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达8300万元,已连续五年增长,科研成果年应用面积超1.5亿亩。

  当前企科进一步合作仍面临诸多难题。据了解,中国80%的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在科研单位,种企则大多面临研发能力弱、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困境。种业领域企科合作路在何方?

  “种业企业在新型企科合作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产业导向作用。”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表示,专业化的技术公司或成未来种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成立或投资科技服务型的专业化公司,加大种业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认为,在种业领域,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是创新主体,二者要建立更紧密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其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即基于同一个目标,发挥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优势和种业企业贴近市场的成果转化优势,由双方共享技术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张晓强表示,下一步,在战略性品种研发方向,企业会与科研机构保持良好合作;以产业化需求为导向,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企科利益共享机制;在新的育种技术研发领域,企业将从研发技术、市场战略方向等方面考量,寻找合适的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完)

  6月25号那天,龚贺送吴威去坐机场大巴,第二天飞青海。那天龚贺临别只说了句,“等你回来再说。”如今,吴威再也无法知晓龚贺想说什么了。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猴痘病毒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显性疾病,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前驱症状约1-5天,发病早期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6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受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谢锋递交国书。拜登总统欢迎谢大使履新,并就中美关系与谢大使进行交谈。

  针对公众关心的虚假招聘、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规定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了哪些规范?划定了哪些服务“红线”?将如何加强对机构的监管?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负责人。

  其实,弘霖煤矿的问题并非首次暴露。2021年10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矿山安全生产综合督查第一督查组就曾发现,该矿存在突出煤层未按要求施工等问题。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忙于回应马斯克等人呼吁加强AI管控之际,6月20日,美国总统拜登在旧金山会见了一群人工智能专家和研究人员,讨论如何管理这项新技术的风险。拜登当时称,在抓住AI巨大潜力的同时,需要管理其对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的风险。

陈庆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