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 | 如何分辨气象灾害预警?一文看懂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6 17:55:26

  央视网消息:如今,极端天气频发,如何看懂预警信号,做好相应防范尤为重要。但种类繁多、等级复杂、术语专业的预警如何理解?对日常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一起来了解。

  目前,我国主要有14种气象灾害预警,如常见的暴雨、沙尘暴、台风、寒潮、高温、强对流等。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设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有些预警只有其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等级。

  以暴雨预警为例,其分为蓝、黄、橙、红四级。当中央气象台发布蓝色预警,意味着未来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将出现50毫米以上降雨,且南方地区有成片(5个县级行政区以上)或北方地区有分散的超过100毫米的降雨;或者已经出现并可能持续。发布红色预警,则意味着过去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已经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且上述地区有至少5站出现日雨量超过250毫米的降雨,预计未来24小时上述地区仍将出现100毫米以上降雨,或者预计未来24小时2个以上省区市部分地区将出现250毫米以上降雨,并有分散的400毫米以上降雨。

  除14种气象灾害预警外,相关部门还会联合发布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险等气象预警预报。

  收到气象灾害预警应 该怎么办?

  近5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平均每年发布34.8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大雾、高温是发布最多的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广播、电视、互联网或智能终端都是公众获取预警信息的便捷渠道。多渠道发布手段配合下,预警的公众综合覆盖率达到98.82%。那收到气象灾害预警应该做些什么呢?

  气象灾害预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蓝色、黄色预警信号都是“提前警告”,表明虽然目前还比较平静,但危险可能就在眼前。此时不能掉以轻心,比如遇到暴雨黄色预警,就应该谨慎考虑出行计划,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橙色、红色预警一般都是在恶劣天气“进行时”发出的警告,表示恶劣天气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遇到橙、黄两色预警信号,则应非必要不外出,尽量留在安全地带,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救灾部门也要高速运转,准备及时的应对措施。

  随着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公众获取的预警信息更加及时准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达到93%,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至43分钟。

  节日期间,黄山风景区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坚持值班值守,确保旅游秩序井然,环卫工人冒着严寒铲冰除雪,方便游客出行。(完)

  自2017年浙江省委确立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来,经过五年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今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要努力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普惠化“五化协同”发展。

  参展商新华智云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映射在LED大屏上的《千里江山图》数字长卷,依次展示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和宋韵文化等,既展现了良渚、西湖等浙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也精选王羲之、李白、陆羽、苏轼、李清照、黄公望、王阳明等文化名人和“曲水流觞”“诗仙访仙”“苏堤春晓”等代表性文化场景。

  中国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孙治国表示,本次“一带一路中国好故事——十佳城市”出炉,通过“中国好故事”这一学术研究平台和智库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努力将熟悉的实践问题理论化,将系统的理论问题实践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西宁12月31日电 (记者 张添福)<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31日从青海省水利部门获悉,今年2月开始下闸蓄水的青海省巴音河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其水电站首台机组目前正式投产发电。

  林江涛介绍,感染后咳嗽的成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时造成支气管黏膜的损伤或感觉神经裸露,从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因此,气温的降低、吸烟的烟雾、厨房油烟等物理和化学性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剧烈咳嗽。

陈光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