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爆火,大学要不要破格录取该听谁的?

来源: 股城网
2024-06-15 22:13:05

  是否破格录取学生,大学须依法依规并坚持专业判断,很少会被舆论左右。

  文 | 熊丙奇

  中专生姜萍爆火网络之后,多所高校发微博,向姜萍表示祝贺并欢迎报考。姜萍的数学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姜萍的梦想是进入浙江大学,于是,舆论特别关注浙大能否破格录取姜萍。

  对此,浙大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不好回答此事,目前也还没有接到相关通知。另据报道,浙大数学系一教授曾发微博称,欢迎姜萍来浙大学习。浙大官方微博则发布信息称,“为姜萍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我们在浙大祝福每一位考生”。

  “欢迎来浙大学习”“祝福每一位考生”,这和表态破格录取姜萍,是两码事。到大学学习的方式,不只是被录取为全日制学生,还包括访学、交流以及接受大学继续教育等。浙大欢迎姜萍来学习、报考,却慎提破格录取,有其原因所在。

  即便舆论有对“大学破格录取姜萍”的美好期待,但在现实中,大学要破格录取一名学生,也有相应的规定和流程,大学必须依法依规并坚持专业判断,很少有被舆论左右的情况。

  本质上,大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属于教育事务和专业事务。是否破格录取一名学生,取决于两点,一是这名学生是否足够优秀,达到破格录取的标准;二是是否符合有关破格录取的政策。

  姜萍之所以爆火,除了本身特别优秀,与其中专生身份也不无关联。中专生的身份与“进入数学竞赛决赛”,形成了很大的反差。但是,如果她不是中专生,而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舆论会这么关注,并呼吁大学破格录取她吗?

  事实上,为避免刺激竞赛热,不让学生和家长功利对待竞赛,我国已经取消了奥赛竞赛高考加分和保送录取政策。目前,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才有保送资格。

  姜萍参加的竞赛是由企业组织的公益比赛,虽然也具有国际影响力,却不在国家认可的五大学科类竞赛之列。即便其在接下来的决赛中获得佳绩,依靠这一竞赛成绩,或许也很难获得大学破格录取或保送录取的资格。

  当然,这一竞赛已经充分展现了姜萍的数学天赋,如何让她以及类似“偏才”得到更好的培养,则是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常规来看,姜萍接下来的成长路径或许是,通过职教高考,进江苏的本科院校。据她的数学老师介绍,由于专业限制,她只能就读于江苏省内的三所高校,最好能申请到常熟理工学院。

  如果姜萍本人更倾向于做数学研究,那么,升入的本科院校能为其创造学习数学的条件吗?她会不会因为缺乏老师的指导而放弃数学兴趣?

  也有江苏的本科院校提出,姜萍可以先到他们学校学习,打好数学基础,今后在读研时再选择浙大。这当然也是一条路径。届时,大学可以利用研究生推免政策录取姜萍,但其前提也是,姜萍在本科期间仍保持有突出的数学成绩表现。

  当前的舆论,似乎更期待浙大能够立即破格录取姜萍进大学学习、深造,认为这是 “特事特办”,不会产生什么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毕竟姜萍“太特殊”了。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便是浙大能破格录取,似乎也不宜操之过急。

  首先,姜萍目前在中专学校学习,也有很好的数学老师指导。其次,这次数学竞赛让姜萍受到关注,也是她思考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时机。

  毋庸讳言,在当前,我国很多学生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参加竞赛、升学。但姜萍应该不属于此类。所以,她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做好今后是否把研究数学作为自己职业、事业的规划。

  如果姜萍把浙大等高校作为下一步求学的目标,相关大学或可根据其数学成绩,决定是否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校测,并由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对其学术能力进行面试考核。

  如此,高校也能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理念,给予姜萍这样的“偏才”学生更好的求学与发展机会。

  如果姜萍不能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名校深造,那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打好数学基础也是一个务实的选择。而这,则需要大学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数学的环境,包括通过交换生计划等,让她有获得名师指导的机会,呵护其更大发展。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责任编辑:张迪

  王猛初入社会时,也过了好一阵“放荡不羁的生活”。直到2013年他开了一家保温杯贸易公司,赚工厂和客户之间的差价。当时,他只有21岁。2019年,通过贸易公司积累了一笔资金后,王猛开始投入保温杯生产。三年来,销售额每年至少保持20%以上增长,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依旧有40%左右增长。现在,工厂有150多名员工,流水线一天最多能生产3万个保温杯。

  “此前由集装箱船推动的行业景气周期,主要是疫情压制后的反弹现象,2021年下半年起,船舶行业发展已经回归理性。”李彦庆说。2022年,中国新接船舶订单已经出现下降,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了32.1%。

  多位幼儿园园长指出,未来,幼儿园的大盘可能进一步分化,公办和民办的角色和定位会更加明确,公办“托底”,民办提供差异化服务,现在“卡在中间”的普惠性民办园会逐渐向两头演变。

  据《沂蒙晚报》2020年7月报道,在山东临沂的中心城区兰山区,截至2020年6月底,共有100多所小区配套民办幼儿园被政府“收编”,与此同时,近两年内还新建了38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4万多个公办学位。报道称:“市长、区长亲自做工作,鼓励影响力、信誉好的开发企业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主动移交的10家大型企业进行公开表扬。”

  柳倩说,上海和其他地区不同,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第一轮人口下滑时,上海市教委领导就预判了未来人口负增长趋势,于是从1999年起就开始探索建立0~6岁幼托一体的管理机制,“当时就有了提前规划,让幼儿园成为一个蓄水池,3~6岁孩子少了就办托班,如果孩子再少,再往更低的年龄段延”。

  而对国内造船行业来说,“建造第一批出口船舶的深远意义在于健全了行业规范,打破了原有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建立起一套与世界接轨的设计建造标准。”胡可一回忆说。

林淑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