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值蒸发!黄仁勋5天套现5.7亿,英伟达被炒过头?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2 20:28:53

本周五,英伟达在美股开盘后一度下跌5%。截至收盘,英伟达下跌3.22%,股价为126.57美元/股,市值3.11万亿美元。相比当地时间6月18日的市值高峰3.34万亿美元,经过6月20日和6月21日两日下跌,英伟达市值已蒸发约2200亿美元(约1.6万亿元人民币)。而伴随着英伟达数千亿美元市值蒸发的同时,该公司掌舵人黄仁勋套现7900万美元股票(约5.7亿元人民币)。

智通财经获悉,英伟达当地时间6月20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显示,英伟达CEO黄仁勋申请出售12万股英伟达股票,价值163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黄仁勋于6月18日、6月17日、6月14日和6月13日每日减持12万股公司股票,这四日减持股票对应总市值约6308万美元。黄仁勋自6月13日起在5个交易日内,合共已减持公司股份60万股,价值达近7900万美元。

除此之外,根据Washington Service汇编的统计数据,今年到目前为止,英伟达高管以及董事成员已经抛售大约77万股英伟达股票,价值超过7亿美元,这还不包括该公司6月10日以1拆10比例股票分拆带来的影响。根据Washington Service的最新数据,这是自2023年前六个月以来,以半年为基准的情况下最大规模的减持幅度,当时约有84.8万股被抛售。

而且虽然有很多内部人士卖家,但一直缺乏内部买家力量。根据Washington Service汇编的统计数据,除行使重要期权外,自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于2020年12月买入大量股票以来,英伟达一直没有内部人士购买股票。

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分析师Kevin D empter指出,今年3月初,英伟达的股价也出现了类似走势,该股曾短暂回调20%。他认为,类似的20%回调会让英伟达回到本月初约110美元的交易价

Paul Wick认为,英伟达从其10个最大的客户那里获得了大约60%到70%的收入,这使得它“本质上是一家比微软或谷歌风险更大的公司,微软或谷歌的客户集中度非常低,客户数以千计。”

“股王”下挫,美股过热?

周五,美国投行Stifel, Nicolaus & Co.表示,如果过去的市场狂热可以作为参考,标普500指数今年可能会再上涨近10%。但该公司首席股票策略师Barry Bannister说,就像之前的“泡沫”一样,这次泡沫最终也会破裂。Bannister表示,随着投资者不断涌入,美国股指有可能在2024年底之前达到6000点大关,而周五的点位在5465点附近。但他预计,到2026年年中,该指数将回落至今年年初的水平,即4800点左右,市值将蒸发五分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这位预测者表示,风险资产,尤其是股票市场,将更早出现回调。他对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为4750点,这意味着比今天下跌约13%。由于科技股承压,该指数在周四触及历史高点后有所回落。不过,他说,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数月来一直推动着市场,在最终暴跌之前,这种情绪将推高股市。

Bannister和他的团队周三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时机决定一切,我们意识到投资者可能处于全面的泡沫/狂热模式,这似乎超出了我们的担忧。”

美国股市最近延续了牛市行情,投资者预计通胀降温的迹象将导致美联储今年降息。这种观点,再加上强劲的收益和对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的热情,推动标普500指数今年上涨了近15%。

责任编辑:郭明煜

  上游新闻记者发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学院曾在2018年5月7日发布文章《2018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汇总表》,其中第4篇就是董某某的本科毕业论文《基于高后果区的河谷成品油管道油流泄漏扩散规律研究》,指导教师为董某华。

  另外,就上海官场而言,十九大以来,至少有上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2020年8月被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本才(2022年6月)两名省部级高官被查。

  即便是印度,印度外长苏杰生不久前也感慨说:“金砖国家不再是‘替代品’,而是全球舞台上一个已确立的特征。金砖国家所代表的改革意义,必定传遍多边主义的世界。”

  面对今年的暑期出游高峰,很多热门景点出现“一票难求”现象。尤其是一些热门博物馆,不管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都很难预约,最后不得不加价找商家代约,于是滋生出不少“黄牛”。

  不过最让众多网友关注的,是当事人自己晒出的炫富内容——2021年7月29日,该微博“晒幸福”称“以后就是四点半下班的人啦”;2022年8月9日,晒出自己新家照片,“收拾了仨礼拜终于妥帖了,新家”;2022年8月13日,晒出自己手戴Tiffany戒指的照片,“谢谢Tiffany,钻戒有了新目标”,定位为“北京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今年3月,又晒出珠宝盒的照片,里面装满了珠宝首饰和名表,“没想到盒子这么快就满了,是时候买个保险柜给大家换个新去处了”……

  一位长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的企业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产学研融合的困境,在于认知的不对称。“技术、产品和市场是三个阶段,学校和企业的认知往往不在一个维度上,大学停留在技术层面,觉得后两者和自己无关。企业侧重后两个阶段,多数企业的产品以跟随为主,前瞻性相对来说少一些。”

林孟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