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消费持续火热 文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3 08:08:00

  人民网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周静圆)龙舟逐浪、粽叶飘香,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各地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国潮非遗、传统手作、民俗互动中感受传统节日,解锁新玩法。

  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点燃“假日经济”的消费新活力。在重庆,各大景区纷纷推出数百场以“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赛龙舟、包粽子、制香囊等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魅力;在广东,佛山凭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叠滘赛龙舟”,成为今年端午假期的热门“民俗小城”;在福建泉州等地,民俗踩街、王爷船巡海仪式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也吸引了众多游客……

  据文化和旅游部6月10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端午假期(6月8日至10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测算,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端午节假期,吃粽子是当仁不让的“仪式感”担当。青稞粽、红烧五花肉粽、紫糯栗蓉粽……不断丰富的粽子吃法和口味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小粽子正在成为大产业。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国内粽子消费人群持续上升,目前已达85%比例。随着粽子消费时间、空间广谱化大趋势发展,以及受礼品经济、文旅经济的带动,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3亿元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中国粽子市场将突破110亿元规模。

  今年的端午节假期,各地城区及周边小镇成为假期短途游 目的地。许多游客选择在本地休闲或近程旅游,户外徒步、露营等项目受到青睐。

  “京津冀也有自己的‘阿勒泰’啦!”北京市民常女士说,考虑到端午节假期只有3天,她和朋友选择了去河北张家口的麻田岭风景区徒步,既能欣赏到美景也能放松心情。

  与此同时,在端午“民俗氛围”之下,北京、陕西西安、河南洛阳等文化名城,成为假期“新中式游”的好去处。在西安,各大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以及优惠措施,助推这股“新中式”出游热潮。在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宫,游客在木华水清门前独立背诵《长恨歌》全文,即可免费入园参观。

  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根据目前研判,受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影响,今年全省春运客流总量可能明显增长,客流波动可能较大,不同区域客流特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strong>构建科普供给“同心圆”</strong>

  去年,广东新增9条高速公路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211公里。其中,6车道以上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5600公里,占比过半。出省通道总数达30条,与陆路相邻省区各开通5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预计春运期间自驾出行旅客比例将继续增长,春运期间高速公路日均车流量约573万车次,同比增长3.7%。

  该区积极服务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开展金融科技、资本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工作,金科新区17个项目入选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占全市65%;9个项目入选资本市场创新监管试点,占全市56%,凸显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核心承载区优势。同时,争取重要专业服务平台落地金科新区。国家权威金融标准研究平台标准化研究院,唯一国家级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国内首个区块链司法鉴定中心等均在金科新区成立。

  我们认识到,无论是行业先锋还是平凡生活的普通人,都为我们的内心注入了澎湃的正能量,都让我们更加坚定奋斗的理想和信念。

  巴楚县多来提巴格乡库木且克勒村村民帕提古丽·吾布力说:“我在采摘园上班两年了,在这里负责圣女果的管理和采摘工作,每个月的工资2500元,在这里工作离家很近,非常方便。”

刘造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