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丰收在田”为“丰收到手” 多部门合力保障夏收

来源: 南方网
2024-06-03 20:10:48

  麦浪翻滚,沃野生金。截至6月1日,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收获进度37.27%,进入收获高峰。当前交通运输、气象服务等各级各部门做好夏收各环节工作,合力交出夏粮丰收“满分卷”。

  今年“三夏”,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参与跨区作业的达到20万台以上。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服务组织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各领域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结构深刻变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负责人介绍。

  经过多年实践,农机跨区作业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从小麦向水稻、玉米等作物延伸,从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领域拓展。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其中,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主粮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农机跨区作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保障“三夏”小麦机收顺利开展,针对各地跨区农机运输高峰,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三夏”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强跨区农机运输通行服务保障。

  为确保联合收割机运输安全、顺畅作业,交通运输部提醒,联合收割机用户应当按照法律法规,依法选择核定载质量、车厢长宽与联合收割机重量尺寸匹配的运输车辆,避免因违法超限超载运输引发交通事故或被依法处理,耽误跨区作业。运输特大型联合收割机超过公路限载、限高、限宽、限长标准时,还应依法办理超限运输许可,确认通行路线的承载能力和通过能力。

  希望出田野,气象护丰收。自6月1日起,我国全面进入汛期,南方进入主汛期。据预测,预计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偏多,干旱洪涝频发,病虫害也呈重发趋势,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全年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近日,农业农村部会同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印发《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以下简称《预案》),要求各地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细化实化关键措施,抓好抓牢灾情防控,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据预测,我国今年主汛期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

  《预案》强调,要强化协同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要开展分区包片指导服务,水利部门、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应急管理部门要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救灾。要强化防灾准备,做好救灾物资和应急机具储备调运,做好农业防灾救灾力量准备。要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应急值守,加密灾情调度,科学评估灾害影响。

  下一步,平台将从“扩品类、扩领域、扩规模、扩影响”四个维度持续拓展,将从钢材拓展至水泥、玻璃等多品类供应链,从建筑领域逐步拓展至交通、化工等领域,进而逐步扩大绿色产品交易规模与交易市场,提升绿色产业链价值和影响,为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方面,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启动失能老年人帮扶行动,新增托位7.5万个。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7.7万套,改造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深入实施“善行安徽”行动。强化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加大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力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7.7%,规模首次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6年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乌力根嘎查是个农牧业融合的村子,当地农牧民除了发展畜牧业,也可发展庭院经济。”翻了身的郭丽丽盘算着如何带动更多乡亲们发家致富。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

  ——赏年展,各类展览丰富亮眼。宁德全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革命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将以展览展示、文化分享等方式,推出“铁血丹心 时代见证”——宁德市馆藏革命文物(徽章类)专题展、衣彩纷呈——闽东畲族传统服饰展等各类展览展示活动71场,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屏南县图书馆还将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舌尖上的年味儿”——中国春节传统美食主题展。

李正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