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天下)阻止“脱钩”是2024年全球贸易回暖的关键

来源: 金羊网
2024-06-20 05:54:24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喻)2023年,全球贸易仍处寒冬。分析人士认为,能否促成更大范围内合作而非“脱钩”,对明年贸易走势影响重大。

  今年不少经济体贸易都不同程度承压。有全球经贸“金丝雀”之称的韩国,单月出口额自2022年10月起同比连降12个月;中国单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速自6月起由正转负,历时4个月实现恢复增长;日本贸易逆差已持续两个月,11月出口额出现3个月来首次下降;德国10月出口额同比降幅达8.1%。

  世界贸易组织(WTO)在10月发布的报告中,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大幅下调到0.8%。

  相比这些“黑天鹅”,对全球贸易更大的威胁或在于“脱钩断链”“去风险化”,推进“近岸外包”“友岸外包”。

  从推出《芯片与科学法》到强拉“半导体产业联盟”“芯片四方联盟”,滥用对华出口管制,近年来美国一系列举动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贸易秩序受到不必要的冲击。有外媒直言,美国已从自由贸易的守护者变成干扰者。

  WTO总干事伊维拉已多次警告“脱钩”给贸易带来的冲击。她表示,全球贸易增长正在放缓,如果再加上全球割裂和“脱钩”,贸易情况会更加糟糕。根据WTO此前的测算,如果真出现“脱钩”,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5%的损失,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

  伊维拉还说,当前不少行业和地区正在推动供应链回流或近岸业务。这会使供应链失去专业化、规模化以及贸易所带来的生产效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也呼吁,世界需要的不是分裂,而是让贸易再次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在此情况下,能否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互利合作,阻止“脱钩断链”,对明年全球贸易走势影响重大。

  一些积极信号已开始显现。

  在11月举行的第10次中日韩外长会上,中方提出尽快重启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以及加强大数据和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合作,同周边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打造更多“中日韩+X”合作项目等多个倡议,得到日韩两国积极回应。

  此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也在持续释放。目前,中国与东盟经贸联系日趋紧密,东盟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鉴于她103岁的高龄

  新华社记者刘元旭、王井怀、黄江林

  <strong>(八)恢复期紧张焦虑怎么办?</strong>

  “嬢嬢,你上次吃了天麻感觉如何?”在水井边的乐乐边洗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鲜天麻,边与一同洗菜的老奶奶聊天,而后乐乐回到厨房里,给嘴馋的涛涛做了一锅“天麻炖肉”……这是“古村乐乐”短视频账号发布的一个视频。

  为研究这些问题,论文通讯作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拉塞尔·芬克(Russell Funk)和合作者利用名为CD index的工具,对60年里的2500万篇论文和390万个专利进行分析,这个工具能测度论文和专利如何改变了科学和技术的引用网络。他们分析科学技术变革的基础理论,共分为两类突破:一种是能提升现有知识流的贡献,这类贡献能改善现状;另一种是能颠覆现有知识的贡献,这类贡献能淘汰旧的知识,引导科学技术向新的方向发展。

  《通告》出台只是起点,能否落地显效还有待观察。如今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各品牌在硬件上的差异越来越小,不少厂商将营收重心转向互联网服务。有的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者借用预装方式捆绑销售,以实现市场推广、拓展用户和收入增长的目标,这是预置应用软件迟迟难以瘦身的重要原因。由此分析,规范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还需久久为功,一方面同步修订配套的标准规范,强化标准引领,一方面完善应用软件全链条监管体系,从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等多环节共同发力,在进网环节加强安全检测,在运行环节强化应用软件管理,促进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产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黄小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