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四年累计记录物种6895种

来源: 网易网
2024-06-20 11:10:41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21日从北京市生态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以来,北京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摸清“家底”,支撑指导科学保护。2023年,北京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2906种,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6895种。

  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王玮表示,按照《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北京持续对全市及各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统一监测评价。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0.8,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生态涵养区持续保持生态环境优良。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和平原区EI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北京集中建设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其中绿视率为26.96%。绿视率指标主要表征区域内人视野范围里绿色生态空间占比的平均值。这项指标从公众的视觉感受出发,评价城市公共空间的“含绿量”,它贴近公众的真实感受,反映了城市生态的品质。

  北京逐绿而行,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通过见缝插绿、疏解建绿、建设小微绿地、丰富绿化层次,为公众打造了“出门见绿、开窗即景”的良好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优化

  王玮表示,2020 年以来,北京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摸清“家底”,支撑指导科学保护。

  2023年,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实地记录7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与水生植被等类型,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136种,调查记录的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持续增加,其中中心城区记录到23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持续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得到优化。

  2023年,北京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各类物种2906种,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6895种。实地记录被纳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外来入侵物种19种,2020年至2023年累计记录外来入侵物种26种。

  生态环境好不好?王玮说,小动物们来投票。以蝴蝶和蜻蜓为例,它们生命周期短,敏感性强,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健康、人类活动干扰可以起到良好的指示作用,是国内外常用的指示物种之一。

  2023年,北京中心城区记录到24种蝴蝶和29种蜻蜓,分别约占全市调查累计记录的24%和36%,表明中心城区整体生境质量较高,生态系统状况健康。在天坛公园记录到13种蝴蝶,是蝴蝶在核心区最重要的栖息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记录到16种蝴蝶和24种蜻蜓,是中心城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王玮表示,近年来,社会各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北京将继续协同发力,期待公众和社会各界持续积极参与,共同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完)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效加强。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等,发布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名录和重要栖息地名录,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恢复流域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发布《昆明宣言》,设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的海洋领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

  在核心区瞭望塔上,记者被阵阵美妙的歌声所吸引:“我们约好去高桥看看红树林,看看海鸥如何掠过光阴……”。循声寻去,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组织的专家学者,正在高桥保护区进行深入调研。

  <strong>掌握关键保鲜技术</strong>

  面对演训场上取得的一次次进步,这支新质作战力量的官兵没有丝毫自满。记者在该团“军情研究室”看到,参谋长正在研究如何通过与友邻单位密切协同,提高链路抗干扰能力。“要以新质作战力量‘点’的突破,带动整个作战体系打赢能力的提高。”他告诉记者,未来战场,无人作战力量只有在体系支撑下才能释放最大作战效能。为此,他们将无人机纳入基地常态化体系训练,在与异型机及地面部队对抗演练中锤炼实战能力。

  “这块肉不错,这部分可以切成肉丝炒着吃,下面的可以做水煮肉片……”村民围在猪肉边,开心地谈笑着。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肉质新鲜,邱圩社区从本地一家肉联厂购买10000斤猪肉,现场切割,每户村民可以领到10斤。

  <strong>8款样品接口插拔性能表现不佳</strong>

林思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