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在晋祠博物馆举办

来源: 华商网
2024-06-10 13:47:29

  中新网太原6月7日电 (记者 胡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西主场活动7日在太原晋祠博物馆举办,活动以“了不起的山西古建”为主题,带领民众走近底蕴深厚的山西古建,通过窥古建保护、传 承、发展之一隅,知山西文物事业发展之全貌。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拥有28027处古建筑,且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形制齐全,尤其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全国仅有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均在山西。

  活动现场,主持人和三座唐代古建佛光寺、南禅寺、广仁王庙文保机构进行视频连线,特邀古建博主孙小寒与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对“中国古建筑第一瑰宝”佛光寺的历史地位和建筑特点向观众作介绍,国际友人米娅和南禅寺研究员史欣斌共同带领观众走进南禅寺,对“唐代建筑活标本”南禅寺的造型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讲解,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樊霖对广仁王庙的时代功能和结构布局进行讲述。

  活动现场发布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2024年项目资助申报(第一批)指南并开启了项目资助申报通道。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是2023年由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公益性基金,旨在拓宽募资渠道、汇聚社会力量,资助文物保护,挖掘文物价值,促进文物有效利用与展示传播,提升文物领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首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确定了八个资助方向: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古建筑保护修缮技艺规范研究、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监测技术研发、不可移动文物个案研究、文物价值阐释类专著出版、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展览展示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人才培养项目。

  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表示,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的成立填补了山西省公益文物保护基金的“空白”,拓展了文物保护经费投入的新渠道,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完)

  朱凤莲表示,这个春节,两岸同胞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新春联谊活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等地纷纷举办新春围炉会、座谈交流会、文体联谊及传统民俗等系列活动,加深“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谊。“两岸同胞拜大年”成为两岸网民新春送祝福的高频词汇,相关话题曝光量超过8亿次,台湾政治人士、媒体人士、专家学者、明星艺人、台商台青、宗亲代表以及大陆、港澳及海外的网民在两岸社交平台发布拜年短视频,表达热切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恢复正常交流、加强合作的心愿。北京市台办连线组织“两岸最美是团圆”京台春节系列交流活动,1000多名台湾基层民众与北京市民“云端”相聚。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日照市等地举办“迎春亲朋聚 送福合家欢”等线上联谊活动,两岸270余名同胞云度佳节。

  此次成都赴泰国普吉的首发团旅游顾问徐巍对此有更直观的感触。徐巍坦言,尽管普吉岛行程是以往的经典线路,但仍有不少未知的变化,需要专业的旅游服务从业者细致观察研究。他不仅要帮游客进行出游安排、行程咨询,还提前做了很多关于目的地最新政策要求等方面的“功课”。

  类似的表现也发生在三孩父亲身上。2022年初,在广州生活的张小平和妻子刘娜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和身边手足无措的新手爸爸相比,张小平从容抱起孩子的姿势让旁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经验丰富。至于新生儿和产妇护理,他也是熟门熟路。

  购买App会员,本来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为何反而带来一系列烦恼,自动续费陷阱又有哪些?

<strong>  会否迎来爆发式增长?</strong>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在开幕式上表示,没有各方的投入和参与,实现碳中和目标将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尔米达·萨尔西娅·阿里沙赫巴纳也表示,世界需要中日韩三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挥领导作用。

崔振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