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两岸茶人“美美与共”

来源: 人民网
2024-06-17 16:16:21

  中新网厦门6月16日电 (记者 雷朝良)“嘿,朋友!大家来作伙,你饮一杯我饮一杯,搁一嘴美人茶。”16日,一首由台湾创作者演唱的闽南语歌曲《闽一口茶》在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现场唱响,吸引两岸茶人随声哼唱。

  “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以两岸美人茶“结缘、发展、融合”为主线,通过节目表演、嘉宾说茶、证书颁授、共通标准启动仪式等方式,展现两岸美人茶的深厚情缘和丰富内涵。

  活动当天,来自海峡两岸的嘉宾、台胞、专家学者等200余人相聚厦门,以茶会友、以茶扬文、以茶兴业。在现场,两岸茶企茶人分享种茶趣事,以切身感受讲述两岸美人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90后”台青彭安源跟随父辈的脚步在大田种茶600多亩,并携手当地青年李鹏春将大田传统美人茶园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彭安源说,随着美人茶在大田落地生根,这里也成了他的第二个家乡。“追随父亲的足迹,现在我在台湾、福建两地助推大田美人茶的发展。”

  1999年,彭安源的父亲彭宝法来到大田投资设厂,引进软枝乌龙、金萱等台茶优良品种和台湾东方美人茶制茶工艺,创办起大田第一家台资茶企。从此,台湾东方美人茶扎根大田并不断发展。目前,该县年产美人茶4300吨,占大陆美人茶产量的70%以上,成为大陆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刘仲华表示,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台湾是乌龙茶的重要产区。闽台茶同根、种同源、艺同师、技同门,近年来与台湾东方美人茶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茶树品种制作技术不断交流创新。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产业需求日益增长,美人茶独特的果香蜜韵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愈发广阔。

  近年来,两岸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交流与合作日益热络紧密,呈现出“以茶促融,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林钟乐说,今年是海峡茶会首次增设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希望两岸更多的茶人共同弘扬茶文化。”

  台湾民意代表苏清泉近年来多次参加海峡论坛,深切感受到了两岸同胞交流的绵密。他说,两岸美人茶不仅凝聚 了两岸茶人的智慧和汗水,也见证了两岸同胞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历史情缘,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

  大田县所在的三明市生态环境良好,为当地发展茶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三明市委副书记杨兴忠介绍,二十多年来,三明市充分发挥林深水美茶香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产业,坚持市县联动、政校企协同,以美人茶为突破口,推动生态茶产业提质增效,有力促进了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

  活动现场,三明还举行了5个招商项目的签约仪式,颁授了5位“大田美人茶制作大师”和5位“大田美人茶制作工匠”。(完)

  冯科同时也提到,外资进入中国房地产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其实体交易需要经过商务部严格审批,住宅类项目投资比例被限制在1%-3%左右,商业写字楼的收购审批流程较长,多则半年,其间项目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化。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农民工就业服务保障,允许失业农民工在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进行失业登记,同等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支持有条件地区在农民工就业集中地区建立劳动维权咨询服务点,指导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为有就业需求的大龄农民工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中新财经)

  随着宠物食品购买力的上升,市场中品牌数量的激增,也出现了质量上的良莠不齐。对此,于明表示,对于进入市场后出现问题的产品,有时则难以判断是食品本身问题还是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问题,这需要进行甄别和核实。而目前在这一方面,社会力量相对较弱,完全依靠国家进行甄别和核实难度较大,这需要一些行业协会和民间力量提供帮助。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徐磊说,研制航空发动机,不仅能够攀登制造业的制高点,还将拉动国际国内未来约10万亿元规模的飞机制造相关产业。随着主要研究成果应用于国产航空发动机上,徐磊和他的同事组成的航空发动机钛合金研发团队走进普通人的视野。当注意力的焦点从发动机钛铝低压涡轮叶片上缓缓扩大,不难发现,这个团队中神秘的青年科学家也在经历这个年龄段可能经历的一切,瓶颈、职称、加班、房子、孩子……他们和各类岗位上千千万万的人们同样平凡,也同样伟大。

  前述地方疾控人士认为,现在各地在应设多少核酸点、如何调整布点等问题上,只能先做“有限调整”,此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根据需求来评估保留多少核酸点更合适。而且这会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可能会收一收、放一放,如果不够用再加几个”。

  据他介绍,我国所有的天舟货运飞船都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组建至今,该发射场已经成功发射了5艘天舟货运飞船,其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突破掌握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标志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圆满收官。其余4艘飞船均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为航天员送去大量工作、生活物资。

李美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