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从嘉峪关离职,还该反思“上岸思维”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5-30 21:54:03

  ■ 视点

  据报道,在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网络公开文章里,武汉大学研究生顾某对选调分配的地点——甘肃嘉峪关不是很满意。虽然没能留在家乡兰州,历经导师的劝说、父母的鼓励、一度放弃之后,顾某还是不情不愿地前往嘉峪关就职选调生,随之流露出懊悔、不甘的情绪,乃至于对嘉峪关“恶语相向”。诸多表述引发网友反弹。

  目前当地已经回应,这位研究生本人已申请取消录用资格,组织已经批准。也就是说顾某已经离职了,这份不情不愿的工作经历已经结束。

  但从顾某文章里的内容看,她似乎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她觉得工作条件不够理想,对此充满了埋怨。她把公职岗位套上了庸常化的思维框架,仅仅从“打工人”的角度进行审视,这本质上是一种错位,也是造成她痛苦的根源所在。

  当然,对顾某本人进行猛烈批评并没有多大意义,这不过是个人心性和职业要求的不匹配。更应该反思的倒是“上岸思维”——许多大学生、年轻人乃至家长,仅出于稳定和体面的考量,把进入体制内当作一个最理想的职业选择,从一种功利化角度去算计,而忽视这个职业本身的特殊要求。

  不得不说,如今“上岸思维”已经非常浓烈。但体制内工作有自身的逻辑,不可能和每一个人的个人禀赋、心性特质相匹配。体制内工作的稳定,来自财政支持;而既然是财政支持,那么就必须服膺公共利益。对此,如果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工作中难免各种碰壁。而且,从广义的层面来说这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当然,类似的事件对机关单位也是个启发,筛选真正有志于公共服务的人,除了能力条件、学历背景等,态度取向可能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

  □江城(媒体人)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48/4003059762330365324.jpg" alt="" />

  1月21日,民警王劲松(右)与同事刘小龙在湖北省宜昌东站出站口执勤。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民宿的恢复,最难的是供给侧改革,弄个老房子装修一下就可以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胡斌说,经过多年发展,浙江有大量民宿存在低价低质竞争的问题,对游客吸引力逐年下降。“很难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民宿的‘春天’就来了,我没有那么乐观。”

  <strong>年夜饭“助燃”餐饮业复苏</strong>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有两座塔台,2008年至2021年12月前,旧塔台一直使用,随着机场跑道增加、运力提升,2021年12月新塔台投用。

  两个月前,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晚,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共同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

吕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