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决议前瞻:或讨论削减债券购买的问题,可能发出7月加息的信号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11 12:15:05

  汇通财经APP讯——

  周二(6月11日)媒体报道称,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周五结束的政策会议上讨论削减债券购买的问题。此外,一些投资者预计,日本央行还将为下个月加息奠定基础。

  据彭博社调查,除了一位经济学家,其他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Kazuo Ueda)及其董事会成员将在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时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0.1%的区间。

  多数人预测,日本央行董事会将选择削减每月约6万亿日元的债券购买量。

  知情人士本月早些时候透露,日本央行可能会考虑减少债券购买步伐的时机是否合适。

  缩减购债规模将标志着日本央行在3月退出大规模刺激计划并走上政策正常化之路后,向量化紧缩迈出明确的第一步。虽然日本央行说该央行不以汇率为目标,但债券购买的转变或明确的鹰派信号也可能有助于缓解日元面临的持续压力。

  在日本央行会议之前,定于周三公布的美国数据预计将显示5月份通胀环比放缓。在该数据公布数小时后,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投资者关注的是,在上周的非农就业数据远超预期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Jerome Powell)是否会发出在2024年晚些时候降息空间缩小的信号。

  Totan Research首席经济学家Izuru Kato表示:“日本央行处境艰难。购买债券的规模仍然很大。如果他们对削减购债过于谨慎,可能会推低日元。与此同时,如果过于激进,债券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上升。”

  这一次,植田和男的任务是取得适当的平衡,压力比以往更大。在4月份的会后新闻发布会上,植田和男的言论几乎没有传达出对日元汇率的紧迫感。在此之后,日元汇率重挫至34年来的新低,促使日本财务省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汇率干预。

  明治安田研究(Meiji Yasuda Research)首席经济学Yuichi Kodama表示:“在上次新闻发布会加速日元下跌之后,假如植田和男不采取任何措施阻止日元加速走软,将动摇政界人士对他的信心。”

  受上周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影响,周一日元汇率跌至157日元兑1美元左右。

  彭博社经济学家Taro Kimura称:“预计日本央行将宣布将开始减少购买日本国债。这不应该让人感到震惊——它早就表示愿意缩减资产负债表。”

  日本央行可能发出7月加息的信号

  除了削减购债问题之外,投资者还将聚焦加息时机。分析师指出,假如日本央行发出7月加息的信号,这可能刺激日元大幅上涨。

  由于日元持续疲软,外界对日本央行在3月份17年来首次上调利率之后,在7月份再次提高政策利率的预期正在升温。观察日本央行的人士将在本周的会议上密切关注任何有关较早加息的暗示。

  在接受彭博社调查的51位经济学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预计日本央行7月份会加息,而在4月份接受调查时持这一观点的经济学家仅为19%。

  根据调查,预计日本央行要等到10月份才加息的比例从41% 降至三分之一。只有一位经济学家预测日本央行本周会加息。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 SA)首席日本经济学家Ryutaro Kono表示:“植田和男可能会采取不排除7月份加息的立场。但如果他听起来太愿意这么做,加上减少债券购买,那可能会导致收益率飙升,所以我预计植田和男的言论将是平衡的。”

  SMBC日兴证券高级利率策略师AtaruOkumura表示,如果日本央行考虑在7月加息,那么它很可能会在本周会议上给出一些暗示,因为它的重点是不要在加息过程中给金融市场造成混乱。

责任编辑:郭建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19796330.png" alt="制造儿童半自动步枪 美国芝加哥一枪支制造商或遭调查" />

  今年春节档,《满江红》无疑笑到了最后。原本外界对其预期在20亿元水平,但随着口碑发酵,从大年初二便一直领先早前的大热门《流浪地球2》,日均票房稳定在4亿元上下,耗时5天时间更是打破了《长津湖之水门桥》创下的中国影史春节档剧情片票房纪录。猫眼专业版最新的预测显示,《满江红》票房有望达到45.07亿元。而《满江红》最大受益方当属主控出品方欢喜传媒,该公司曾与张艺谋签下了6年长约。

  除了房地产行业外,《举措》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企业金融信贷支持、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推动消费复苏回暖、推动外贸外资稳增长、着力稳就业、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性成本、积极盘活存量资产等方面内容。

  <strong>对未来充满期待</strong>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报道指出,中国正对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加大投资、加紧布局,在钢铁与能源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报道援引中金公司的数据表示,未来5年,中国对数字经济的累计投资预计还将增长数倍。

  滥用人脸采集技术

吴政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